[实用新型]仪管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7877.X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1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琪琪;李斌;刘羿伶;郑见超;肖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1/0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陈蒋玲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仪管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室做实验后,通常会对仪器管进行洗涤烘干,以备下次使用。对于只有单管需要烘干时,由于通道简单,烘干较容易进行。
一般烘干的时候,都是将所有仪管直接放置在烘干箱中,烘干时间较长,浪费电。
同时对于类似于索氏抽提器、冷凝管这一类的由一里一外两条玻璃管组成的复杂套接玻璃管仪器,由于里边的玻璃管较细,并且有的玻璃管弯曲度还很大,在烘干箱这一封闭环境,烘干环境为100℃时,烘干时间在2~3个小时,气流很难进入二者之中,造成气流无法流通,水分蒸发很慢,其结果往往是外部管已被烘干,内部管内依然残留很多水分。更加导致实验效率低下,造成了电量的大量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仪管烘干装置,该烘干装置能够同时将不同直径的仪管进行气流烘干,提高了烘干效率。特别对于连为一体的套管,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气流引入到待烘干的仪管中,加速了仪管内的空气的流通速度,加快了水分的蒸发。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仪管烘干装置,包括给风系统,给风系统至少连接有一个第二支管,第二支管内设置有第一支管,第一支管和给风系统连接,同时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均和仪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设定的目的是为了以套接的方式给仪管进行气流烘干,实施时,将不同直径不同长短的仪管套接之后,将第二支管和较大直径的仪管连接,第一支管和较小直径的仪管连接,有多少第二支管,就能够烘干双倍甚至多倍的仪管。提高了仪管的烘干效率。
仪管为套管时,第一支管和仪管的内管相连,第二支管和仪管的外管相连,第一支管和仪管的内管数量相等。
给风系统包括第一气流发生装置和第二气流发生装置,第一气流发生装置和第一支管相连,第二气流发生装置和第二支管相连。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设置采用两个通道且气流来源独立,避免了当流体经过不同阻力路径时选择从阻力较小的路径全部流走,而导致阻力大的路径仪管没有气流通过而无法得到烘干的问题出现。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管齐下”且“气源独立”的方式能够有效保证套接管的彻底烘干。
还包括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一气流发生装置电连接,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二气流发生装置电连接。为了能够提高烘干效率,通过加热装置和气流发生装置的配合使用,能够得到热风以干燥仪管。当需要热风时,通过给风系统的第一气流发生装置将气流送出到第一加热装置处,气流经过第一加热装置加热后输送出热风,热风通过第一内腔通道流入到第一支管,同时第二气流发生装置将气流送出到第二加热装置处,气流经过第二加热装置加热后输送出热风,热风通过第二内腔通道流入到第二支管,实际操作时,将第一支管和具有里外玻璃管的仪管中的里玻璃管相连,将第二支管和具有里外玻璃管的仪管中的外玻璃管相连,双管齐下,独立风源实现类似冷凝管或者索氏抽提器的彻底烘干。
第一气流发生装置、第二气流发生装置可以为风机等。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可以为电热丝等常用加热器件。第一气流发生装置、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二气流发生装置均与控制开关相连。控制开关可以单独控制第一气流发生装置、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二气流发生装置的开闭。
还包括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第二腔道设置在第一腔道内,第一腔道和第二支管相连通,第二腔道和第一支管相连通,第一气流发生装置设置在第一腔道内,第二气流发生装置设置在第二腔道内。在采用两个通道且气流来源独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合理的放置结构,使得整个烘干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管齐下”且“气源独立”的方式能够有效保证套接管的彻底烘干。
第一支管通过软管和仪管相连,第二支管通过软管和仪管相连。软管在非受力状态下内径分别小于内外管,且具有较大的弹性,可从外围包裹管道,从而保证了出口与抽提管良好的衔接,避免漏气。
还包括绝热层,所述绝热层设置在第一腔道外。
本实用新型还能够进行冷却设定:关闭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其他如烘干时的原理一致,即可实现快速冷却的目的。
当仪管为索氏提取管时,第一支管和虹吸管的连接为软管连接,第二支管和蒸汽管的连接也为软管连接。软管在非受力状态下内径分别小于内外管,且具有较大的弹性,可从外围包裹管道,从而保证了出口与抽提管良好的衔接,避免漏气。
总之,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分别与仪管的内玻璃管和外玻璃管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78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多层颗粒饲料烘干的抽湿装置以及烘干机
- 下一篇:一种油茶籽干燥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