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智能PM2.5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9520.5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6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仁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仁宝 |
主分类号: | B60H3/00 | 分类号: | B60H3/00;B60H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理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33 | 代理人: | 刘岩 |
地址: | 1000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 安全 座椅 智能 pm2 净化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智能PM2.5净化系统,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空气污染日渐加重,尤其是在北方的冬季雾霾天气是常有的现象,雾霾主要是由PM2.5颗粒物造成,这些细小的颗粒无法被呼吸系统阻挡在体外,被吸入人体内会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尤其对抵抗力相对差的儿童危害会更为严重。在儿童乘坐私家车出行不可避免的背景下,怎样检测、净化儿童乘车过程中的车内空气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的车内空气净化器,通常是由成人感知,再手动打开净化空气的状态,这种人为判断的方式,会由于误判导致儿童乘车的环境不能及时改善。如何通过自动检测、净化儿童出行的车内环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车内空气净化器需要人为感知手动开启的方式,存在净化车内空气不及时的问题,提出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智能PM2.5净化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智能PM2.5净化系统,其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儿童座位和状态检测终端,状态检测终端用于实时检测儿童座位的乘坐状态;其特征是,
该系统还包括:信息处理模块,其与状态检测终端相连;
环境监测单元,其输出端与信息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用于检测车内的空气质量和PM2.5含量;
液晶显示屏,其输入端与信息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实时显示检测到的空气质量、PM2.5含量及乘坐状态信息;
对外通讯单元,其与信息处理模块相连,用于向外输出信息;
手机客户终端,其与对外通讯单元相连,实时接受、并显示车内的空气质量、PM2.5含量及乘坐状态信息;
PM2.5净化终端,其与信息处理模块相连,根据车内的空气质量信息进行空气净化;
电源,其与信息处理模块相连,为信息处理模块供电。
所述环境监测单元包括烟雾传感器和TVOC传感器,实时检测车内环境质量及PM2.5含量。
所述环境监测单元设置在座椅本体的椅背侧面。
所述对外通讯单元包括WIFI通讯模块、以太网通讯模块、RS485通讯模块。
所述PM2.5净化终端,采用HEPA抗菌除醛复合滤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PM2.5净化系统根据医学数据,设定出适合宝宝乘坐的可净化空气质量的数值区间,可以及时净化车内空气,给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乘车环境。
该净化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车内PM2.5含量,车内PM2.5含量可以实时的显示在手机客户终端和液晶显示屏上;根据系统设定自动调节进入工作和休眠状态,避免过度的净化,节约车内有限的电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智能PM2.5净化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智能PM2.5净化系统,其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儿童座位和状态检测终端,状态检测终端用于实时检测儿童座位的乘坐状态。该系统还包括:信息处理模块、环境监测单元、液晶显示屏、对外通讯单元、手机客户终端、PM2.5净化终端和电源。
信息处理模块与状态检测终端相连,接收儿童座位的乘坐状态信息。
环境监测单元,其输出端与信息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用于检测车内的空气质量和PM2.5含量。所述环境监测单元包括烟雾传感器和TVOC传感器,实时检测车内环境质量及PM2.5含量。所述环境监测单元设置在座椅本体的椅背侧面。
液晶显示屏,其输入端与信息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实时显示检测到的空气质量、PM2.5含量及乘坐状态信息。
对外通讯单元,其与信息处理模块相连,用于向外输出信息。所述对外通讯单元包括WIFI通讯模块、以太网通讯模块、RS485通讯模块。
手机客户终端,其与对外通讯单元相连,实时接受、并显示车内的空气质量、PM2.5含量及乘坐状态信息。
PM2.5净化终端,其与信息处理模块相连,根据车内的空气质量信息进行空气净化。所述PM2.5净化终端,采用HEPA抗菌除醛复合滤芯。
电源,其与信息处理模块相连,为信息处理模块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仁宝,未经李仁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95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