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磨头数控抛光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0984.3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7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卓研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4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8 | 代理人: | 郑云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磨头 数控 抛光 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机床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磨头数控抛光机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用木头模具进行盲孔抛光,由于木头变形量小,遇水易涨大且不易吸附抛光粉,造成盲孔抛光过程中底部、根部不易抛亮,同时易造成孔壁划伤,适用木头模具抛光盲孔加工效率低,加工质量不稳定,难以满足生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木头模具抛光盲孔底部、根部不易抛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磨头数控抛光机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磨头数控抛光机床,包括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工作平台和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驱动磨头工作的驱动轴,所述磨头与所述驱动轴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磨头包括依次连接的磨头部和柄部,所述柄部与所述驱动轴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磨头部远离所述柄部的一端沿周向均匀设有至少三条凸条,所述凸条自所述磨头部轴心延伸至所述磨头部侧壁上,所述磨头部侧壁和所述凸条端部均密布有用于抛光的凸起。
磨头用于对盲孔内侧壁及底部进行抛光,磨头部为磨头的抛光工作部,柄部用于与机床连接,给磨头部工作传递动力,凸条用于盲孔底部的抛光打磨,磨头部侧壁用于盲孔内侧壁的抛光打磨。采用磨头部端部设置凸条对盲孔进行打磨,可以防止抛光过程中打磨下的残屑影响抛光的质量,残屑在磨头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远离工作面,保证了盲孔抛光质量。
进一步,为了增加磨头部对盲孔底部的抛光面积,所述凸条为弧形结构,多条所述凸条弯曲方向相同。
进一步,为了增加凸条结构强度,所述凸条沿靠近所述磨头部方向的截面逐渐增大。
进一步,为了防止磨头抛光过程中对工件盲孔侧壁和底部造成划痕,所述凸条远离所述磨头部的端面与所述凸条弧面之间圆弧过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小磨头数控抛光机床,采用磨头部端部设置凸条对盲孔进行打磨,可以防止抛光过程中打磨下的残屑影响抛光的质量,残屑在磨头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远离工作面,保证了盲孔抛光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磨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磨头,2、磨头部,3、柄部,4、凸条,5、凸起,6、底座,7、工作平台,8、支架,9、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磨头数控抛光机床,包括底座6以及设于所述底座6上的工作平台7和支架8,所述支架8上设有用于驱动磨头1工作的驱动轴9,所述磨头1与所述驱动轴9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磨头1包括依次连接的磨头部2和柄部3,所述柄部3与所述驱动轴9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磨头部2远离所述柄部3的一端沿周向均匀设有至少三条凸条4,所述凸条4自所述磨头部2轴心延伸至所述磨头部2侧壁上,所述磨头部2侧壁和所述凸条4端部均密布有用于抛光的凸起5。
所述凸条4为弧形结构,多条所述凸条4弯曲方向相同。
所述凸条4沿靠近所述磨头部2方向的截面逐渐增大。
所述凸条4远离所述磨头部2的端面与所述凸条4弧面之间圆弧过渡。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卓研精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卓研精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09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