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离子放电针及使用该放电针的干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3293.9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4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董祖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翔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D20/10 | 分类号: | A45D20/10;A45D2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离子 电针 使用 干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离子放电针及使用该放电针的干燥器,特别是一种能稳定高效且持续均匀的发射负离子,而可适用于空气加热器或吹风机。
背景技术
一般家庭中所使用的吹风机,其功能不外乎是用来吹干头发,其原理主要是利用空气在通过一发热体之后,使空气温度升高,再将热空气传送到湿头发上,以达到吹干的效果。
在市场中,多用途的产品已经是一种趋势与选择,而如果能够兼顾功能性及健康取向,其对消费者而言,不但是个福音,也更能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其中,在吹风机上安装负离子产生器并连接负离子放电针以产生负离子的负离子吹风机,即可在功能上除了有吹干的效果外,尚能产生具有负离子的空气,以去除静电、空气中的带电粒子及灰尘,大幅改善头发的柔顺度、有效保湿、防止分叉、并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使皮肤更加滋润。
但是,上述负离子吹风机主要是经由单针的负离子放电针形成电晕放电而产生负离子,其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可能的放电间断,不但无法产生多量的负离子,且在吹风时,无法让负离子持续均匀的向外输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离子放电针及使用所述放电针的干燥器,从而解决习用吹风机使用单针放电的问题,而能产生多量的负离子,且在吹风时,让负离子稳定、持续且均匀的向外输出。
为达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的负离子放电针供电连接负离子产生器,以产生负离子;其主要的技术特点在于:所述负离子放电针具有一环形部,环形部电连接负离子产生器,环形部具有第一环形边缘及同轴反向于第一环形边缘的第二环形边缘,多个放电部分别由第一环形边缘以远离第一环形边缘的方向同轴向外凸出。
实施时,所述多个放电部以环形阵列状排列于第一环形边缘上。
本实用新型所设的干燥器包括一壳体、一负离子产生器以及一负离子放电针,其中,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一发热单元及一送风单元,送风单元位于发热单元后端,供吹送发热单元所产生的热气,由壳体前端的出风口向外吹出,发热单元设有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所述负离子产生器定位于第一定位部上,而所述负离子放电针定位于第二定位部上,且负离子放电针电连接负离子产生器,供产生负离子。
实施时,所述第二定位部位于第一定位部的前方,且负离子放电针的多个放电部的尖端朝向出风口。
实施时,所述发热单元包括一个十字形绝缘支撑架及至少一条连接于绝缘支撑架上的电热线,第一定位部为形成于十字形绝缘支撑架交叉处后端的定位槽,第二定位部为形成于十字形绝缘支撑架交叉处前端的定位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负离子放电针的较佳实施例连接负离子产生器时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干燥器的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干燥器的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
负离子放电针1 环形部11
第一环形边缘111 第二环形边缘112
放电部12负离子产生器2
干燥器3 壳体31
握把311 出风口312
进风口313 开关314
外接电源315 发热单元32
绝缘支撑架321 电热线322
第一定位部323 第二定位部324
送风单元33。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负离子放电针1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负离子放电针1具有一短圆环状的环形部11,环形部11具有一第一环形边缘111及同轴反向于第一环形边缘111的一第二环形边缘112,第一环形边缘111上设有多个以环形阵列状排列的尖形放电部12,实施时,放电部12亦可为其他凸出形状。多个放电部12分别由第一环形边缘111以远离第一环形边缘111的方向同轴向外凸出;而第二环形边缘112以一条或一条以上数量的导电线电连接一负离子产生器2,以经由高电压在多个放电部12上分别形成电晕放电而产生负离子。
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上述负离子放电针1的干燥器3的较佳实施例,所述干燥器3为一吹风机,实施时,所述干燥器3亦可为其他形式的空气加热器。所述吹风机主要包括一壳体31、一发热单元32、一送风单元33、一负离子产生器2以及一负离子放电针1。其中,壳体31的底部向下延伸一握把311,壳体31概略呈长桶形,其前、后两端分别形成一出风口312及一进风口3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翔企业有限公司,未经友翔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32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