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束组合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4297.9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2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禄;宋新利;田磊;张力;张世林;周洋洋;许志民;董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天丰钢结构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06 | 分类号: | E04C3/06;E04C3/293;E04C3/32;E04C3/3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19 | 代理人: | 贾东东 |
地址: | 453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束 组合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束组合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建筑污染的重视,钢结构建筑以其施工周期短、施工污染小等特点在社会上的推广度越来越大。钢结构建筑中钢梁、钢柱、连接节点等位置都需要有足够的强度才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能。C型钢作为基础构件,其常在组合构件上进行使用,现有的C型钢如中国专利CN205387784U公开的“一种建筑用C型钢”,该C型钢包括底板及设置于底板左右两侧的左竖板和右竖板,左、右竖板上设置有朝向相对的翼缘板,底板、左竖板、右竖板和翼缘板构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C型结构。这种C型钢存在的问题在于:从结构角度上讲,翼缘板属于自由边,左、右竖板属于半约束边,底板则属于全约束边,自由边不能承力,整个型钢的承载能力不高,且自由边不能作为连接边使用,在构成钢梁、钢柱结构时的连接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只能采用背靠背的设置形式,且由于翼缘板为自由边,也导致组合构件的四个棱角这些关键部位的结构强度不高,影响组合构件的整体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扭强度较高的集束组合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束组合构件,包括前构件和后构件,前构件、后构件均为一体形成的G型钢构件,G型钢构件包括构件底板及设置于构件底板左右两侧的左构件侧板和右构件侧板,左侧板上远离底板的一端朝右内翻有左构件翼板,右侧板上远离底板的一端朝左内翻有右构件翼板,左、右构件翼板的相对端朝对应底板方向内翻有加强边以使得左、右构件翼板形成约束边,前、后构件的左、右构件翼板连接在一起以使得前构件、后构件口对口设置。
前构件的底板包括朝后凸出的前构件底板后凸段,后构件的底板包括朝前凸出的后构件底板前凸段。
前构件的底板还包括连接于前构件底板后凸段两侧与对应侧板之间的前构件底板连接段,前构件底板后凸段包括与前构件底板连接段平行设置的前构件加强板和连接于前构件加强板左右两侧与前构件底板连接段之间的前构件过渡段。
前构件加强板左右两侧的前构件过渡段由前至后逐渐朝前构件加强板靠拢。
后构件的底板还包括连接于后构件底板前凸段两侧与对应侧板之间的后构件底板连接段,后构件底板前凸段包括与后构件底板连接段平行设置的后构件加强板和连接于后构件加强板左右两侧与后构件底板连接段之间的后构件过渡段。
后构件加强板左右两侧的后构件过渡段由后至前逐渐朝后构件加强板靠拢。
左、右侧板上设置有朝向相对的侧板内凸加强结构。
所述集束组合构件为结构柱、结构梁、连接于结构柱与结构梁之间的连接节点或连接于结构梁与结构梁之间的连接节点。
前构件、后构件的左构件翼板之间通过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螺栓连接,前构件、后构件的右构件翼板之间通过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螺栓连接。
前、后构件围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内部灌注有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加强边的设置,使得左、右构件翼板成为可以承载力的半约束边,左、右侧板和底板均为全约束边,由于左、右构件翼板可以承载力,因此可以把前、后构件的对应构件翼板连接在一起,使前、后构件形成一种口对口的结构,前、后构件的周向是封闭的,底板与对应构件翼板的连接处构成组合构件的棱角,棱角处的结构强度可以得到保证,组合构件的整体截面尺寸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大大增加,保证了组合构件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
一种集束组合构件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包括口对口设置的前构件1和后构件2,前、后构件的结构相同,均为一体成型的G型钢构件,现仅对前构件1的结构进行具体描述。前构件1包括构件底板及设置于底板左右两侧的左构件侧板11和右构件侧板16,左构件侧板11上远离底板的一端朝右内翻有左构件翼板18,右构件侧板16上远离底板的一端朝左内翻有右构件翼板17,左、右构件翼板的相对端朝底板方向内翻有加强边19,构件底板、左构件侧板11、右构件侧板16、左构件翼板18、右构件翼板17和加强边19一起构成了沿上下方向延伸的G型钢,G型钢整体采用冷压(或冷弯)一次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天丰钢结构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天丰钢结构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42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束结构组合构件
- 下一篇:钢筋混凝土梁的桁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