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拼装急流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4543.0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6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刘正军;李学才;叶坤;李聃妮;李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108 | 代理人: | 何锐 |
地址: | 71006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拼装 急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基防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拼装急流槽。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交通设施的交通事业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通过交通建设者的不懈努力,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等都突飞猛进,其结构形式也是日星月异,结构受力合理,经济技术指标好,外观优美,结构景观多样性等特点。传统的路基急流槽采用矩形现浇法和等截面拼装法,存在急流槽蠕变下滑、拼装缝渗漏等病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路基急流槽蠕变下滑、拼装缝渗漏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拼装急流槽,包括预制急流槽段、急流槽路肩进水口和急流槽坡脚出水口及消力池,预制急流槽段数量为多个且依次连接于急流槽路肩进水口和急流槽坡脚出水口及消力池之间。
所述的预制急流槽段包括底板和侧板,底板两侧相对竖直连接2块侧板,侧板呈八字形排布,八字形排布的侧板和底板形成上口和下口,上口大于下口,相邻两个预制急流槽段通过上口套接下口进行连接。
所述的上口槽底处设置有抗滑突起。
所述的上口和下口连接处为台阶状结构。
所述的预制急流槽段采用铁丝网片配筋,急流槽路肩进水口和急流槽坡脚出水口及消力池采用现浇工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预制拼装急流槽,结构简单,通过上口套接下口进行连接,拼装方便,预制急流槽段上口槽底处设抗滑突起,有效防止急流槽拼装成型后下滑,采用铁丝网片配筋,有效防止预制急流槽段开裂和提高整体刚度,对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有显著效果,且能有效解决传统路基急流槽蠕变下滑、拼装缝渗漏等问题,可供混凝土匮乏路段提供有益借鉴。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预制拼装急流槽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预制拼装急流槽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预制急流槽段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预制急流槽段;11、上口;12、下口;13、底板;14、侧板;2、抗滑突起;3、台阶状结构;4、急流槽坡脚出水口及消力池;5、坡度;6、急流槽路肩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位置关系以图示为准,一种预制拼装急流槽,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急流槽段1、急流槽路肩进水口6和急流槽坡脚出水口及消力池4,预制急流槽段1数量为多个且依次连接于急流槽路肩进水口6和急流槽坡脚出水口及消力池4之间。首先预制、运输倒台状急流槽段1并开挖拼装基槽,修整基槽坡度,所述拼装急流槽段1能适应不同坡度1:n5的边坡,然后夯实急流槽底部和两侧回填土,最后现浇浇急流槽路肩进水口6和急流槽坡脚出水口及消力池4,该急流槽结构简单,拼装方便,对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有显著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位置关系以图示为准,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预制急流槽段1包括底板13和侧板14,底板13两侧相对竖直连接2块侧板14,侧板14呈八字形排布,八字形排布的侧板14和底板13形成上口11和下口12,上口11大于下口12,相邻两个预制急流槽段1通过上口11套接下口12进行连接;结构简单,拼装方便,可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施工成本。
所述的上口11槽底处设置有抗滑突起2,有效防止急流槽拼装成型后下滑。
所述的上口11和下口12连接处为台阶状结构,所述台阶状结构可使预制急流槽段1上口(大口)能紧密容纳下口(小口),安装简单快捷,操作方便,施工安全。
所述的预制急流槽段1采用铁丝网片配筋,急流槽路肩进水口6和急流槽坡脚出水口及消力池4采用现浇工艺;所述预制急流槽段1总体完工后,平面总体呈阶梯状;所述预制急流槽段1采用铁丝网片配筋,有效防止预制急流槽段开裂1和提高整体刚度;现场混凝土需要量少,安装简单快捷,操作方便,施工安全,有效解决传统路基急流槽蠕变下滑、拼装缝渗漏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不需要大型的设备,现场混凝土需要量少,该急流槽结构简单,安装简单快捷,操作方便,对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有显著效果,且能有效解决传统路基急流槽蠕变下滑、拼装缝渗漏等问题,可供混凝土匮乏路段提供有益借鉴,施工安全。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45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路面结构
- 下一篇:一种模块拼接式塑胶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