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漏电采集装置的智能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5006.8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3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军;周亚静;赵彩霞;刘洋;胡静;章梦哲;张谦;曹大寅;刘芳芳;张倚天;王惠芳;张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G01R3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1109 | 代理人: | 王晓丽 |
地址: | 450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漏电 采集 装置 智能 充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漏电采集装置的智能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便携式低压漏电排查装置为多部件现场类使用产品;需要自身所带的电池供电,为了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当前采用在电池中设置电池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对每个电池单元的充电和放电进行管理;然而便携式低压漏电排查装置一次就需要几台甚至十几台同时使用,在使用时,要保证其电池的供电正常,这样就对便携式低压漏电排查装置的充电带来麻烦,传统的充电方式是每个设备使用连线式充电器;同时给几台或者几十台采集模块充电就需要很多电源插座,而且接线也是相当繁琐,充电完成后,断电、理线也是同样繁琐;有的采用了分体充电方式,但时需要对漏电采样模块,同时充和同时断电,这样就会造成有的充电完成,有的没有充电完成,在匹配使用时,就会出现有的停电关机,有的仍在运行,这样不能保证测量工作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漏电采集装置的智能充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漏电采集装置的智能充电系统,它包括漏电采集器4、充电装置,所述的充电装置包括箱体1和电流控制型开关电源2,所述箱体1的上端中部用隔板隔开成上下两部分,隔板的上部分设有充电定位凹槽5和电流控制型开关电源凹槽3,充电定位凹槽5的底部设置有磁铁6和充电接口9;所述的电流控制型开关电源2放置在箱体1中电流控制型开关电源的凹槽3内,并在凹槽3下方的箱体1下部分中引出配线与充电定位凹槽5底部的充电接口9连接;所述的漏电采集器4底部设置有充电触点8。
所述的漏电采集器内部有现有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与电流控制型开关电源信息交互,控制漏电采集器充电的通与断。
所述的漏电采集器4内部有霍尔元件7,霍尔元件7通过磁铁6感知漏电采集器4放置到位。
所述的充电定位凹槽5底部的充电接口9为两个凸出于充电定位凹槽底面的两个充电触点。
所述的充电定位凹槽5的深度不高于漏电采集器4的高度,数量不少于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装置采用电流控制型开关电源供电和多个充电定位凹槽实现了集中供电和分组充电,并在结构设计上的优化,避免了多模块充电的繁琐接线,让漏电采集器实现了“随放即充,充满即停”的便捷操作,从根本上解决许多冗余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其中1是箱体,2是电流控制型开关电源,3是电流控制型开关电源凹槽,4是漏电采集器,5是充电定位凹槽,6是磁铁,7是漏电采集器内部霍尔元件,8是采集器充电触点,9是充电接口,10是与漏电采集器配合的小口径测量钳,11是附件及工具放置槽,12是与漏电采集器配合的小口径测量钳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漏电采集装置的智能充电系统,包括漏电采集器4、充电装置,所述的充电装置包括箱体1和电流控制型开关电源2,在箱体的上端中部用隔板隔开成上下两部分,隔板的上部分设有多个充电定位凹槽5和放置电流控制型开关电源的凹槽3,每个充电定位凹槽5的底部设置的有磁铁6和充电接口9,充电接口9与电流控制型开关电源2引出的配线在凹槽下方的下部分空间连接;其中,所述的隔板的上部分设有附件及工具放置槽11和与漏电采集器配合的小口径测量钳凹槽12,与漏电采集器配合的小口径测量钳10放置在与漏电采集器配合的小口径测量钳凹槽12内;所述的漏电采集器的内部有现有的电池管理系统和霍尔元件7,霍尔元件7通过凹槽底部的磁铁6接触感知漏电采集器4放置到位,霍尔元件7的位置对应凹槽底部的磁铁6位置;所述的充电定位凹槽5的深度不高于漏电采集器4的高度,所述的漏电采集器4底部有充电触点,漏电采集器底部的充电触点8与充电定位凹槽底部的充电接口9触点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的充电接口9为两个凸出于所述定位凹槽底面的两个充电触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50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抛光机(J0593)
- 下一篇:多功能弯线贴皮机板(GW‑8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