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压动力过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7940.3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1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张锦鑫;张敏;王浩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8/08 | 分类号: | E02B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吴东勤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压 动力 装置 | ||
1.一种水压动力过鱼装置,用于帮助河流中洄游鱼类游过坝体(8);其特征在于,包括集鱼部(1)、防回流部(2)、升鱼部(3)、水动力通道(4)、控制器,以及用于满足诱鱼条件的引水组件(5);
所述水动力通道(4)贯穿在所述坝体(8)底部且其两端分别位于河流的上游和下游;所述防回流部(2)贯穿在所述坝体(8)中部且其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河流的上游和下游;所述引水组件(5)的一端穿过所述坝体(8)且与所述河流的上游连通,其另一端位于所述河流的下游且与所述集鱼部(1)连通;
所述集鱼部(1)位于下游,其一端与所述水动力通道(4)位于下游的一端通过电子阀A(6)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防回流部(2)位于下游的一端连通;所述升鱼部(3)位于上游且与所述防回流部(2)位于上游的一端通过电子阀B(9)连通;
所述集鱼部(1)上设有进鱼口,所述进鱼口处设有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进鱼口的电动门(7),所述电动门(7)的一侧与所述集鱼部(1)连接;
所述电子阀A(6)、所述电子阀B(9)、所述电动门(7)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压动力过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组件(5)包括引水管和用于监测所述引水管内水流量的水流量计(51),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引水管内水流量的电子阀C(52);所述水流量计(51)和所述电子阀C(52)设在所述引水管的中部;所述引水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坝体(8)且与上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集鱼部(1)连通;所述水流量计(51)和所述电子阀C(5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压动力过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组件(5)还包括竖井(53)和消力池(54),所述引水管包括第一引水管(55)和第二引水管(56);
所述第一引水管(55)的中部设置之连通的所述水流量计(51)和所述电子阀C(52),所述第一引水管(55)的一端穿过所述坝体(8)与上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竖井(53)的上端连通;
所述第二引水管(56)上设置与之连通的所述消力池(54),所述第二引水管(56)的一端与所述竖井(53)的下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集鱼部(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压动力过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组件(5)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引水管(56)与所述集鱼部(1)连通或隔断的电子阀D(57),所述电子阀D(57)设置在所述第二引水管(56)上;所述电子阀D(57)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水压动力过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53)的下端位于所述集鱼部(1)上,且与所述集鱼部(1)的外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压动力过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门(7)位于所述集鱼部(1)靠近所述电子阀A(6)的一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压动力过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鱼部(1)内设有用于监测所述集鱼部(1)中鱼数量的红外计数装置(10),所述红外计数装置(10)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6、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压动力过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鱼部(3)包括升鱼通道(31)和升鱼电子栅栏(32),所述升鱼通道(31)的上端为敞口,所述升鱼电子栅栏(32)位于所述升鱼通道(31)内;所述升鱼通道(31)与所述防回流部(2)位于上游的一端通过所述电子阀B(9)连通,所述升鱼电子栅栏(32)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压动力过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动力通道(4)位于上游的一端设有电子阀E(11),所述水动力通道(4)与上游通过所述电子阀E(11)连通,所述电子阀E(11)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压动力过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通道(12),所述排水通道(12)贯穿设在所述坝体(8)的底部,所述排水通道(12)的一端与所述升鱼通道(31)的底端通过排水电子阀(13)连通,所述排水通道(12)的另一端与下游连通;所述排水电子阀(13)与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79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与引水渠相交的导流洞出口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堵耐腐蚀水利紧密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