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自钻式锚杆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8984.8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2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尹璐超;严俊;吴维莉;石润生;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00 | 分类号: | E21B10/00;E21D2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周蔚然 |
地址: | 210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钻式锚杆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度淤泥层条件下的自钻式锚杆钻头,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自钻式锚杆钻头。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锚杆钻头多为十字形、球齿形等结构,形式较多,当遇到复杂的地层特别是暗河、暗沟深度淤泥层时,容易泥浆包钻头头部,影响钻进效率,另外十字钻头排渣槽较小,排渣不畅,影响钻进速度,孔壁容易塌方;所以根据不同的地层要求设计符合现场实际的使用钻头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在深度淤泥层快速成孔、使用方便的复合型自钻式锚杆钻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型自钻式锚杆钻头,其结构包括主钻头、副钻头、钻头主体。所述主钻头与钻头主体相连,并与钻头主体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副钻头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主钻头的两侧;所述副钻头与主钻头中心线成60~70°夹角,副钻头中心线之间成60~70°夹角;所述钻头主体为中空结构,下部设有螺纹,内部设有上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主钻头与钻头主体连接部位的截面呈倒“八”字形结构,上部为四棱锥。
进一步地,所述副钻头的一面向内凹陷,与主钻头吻合。
进一步地,所述主副钻头之间形成向下倾斜的V字形排渣槽。
进一步地,所述主副钻头之间设有侧水孔,与上水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采用多钻头、大角度结构,整体连接,解决了深度淤泥层条件下淤泥包裹钻头,导致效率低、孔壁塌方等问题,具有成孔速度快、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复合型自钻式锚杆钻头立体图;
图2为一种复合型自钻式锚杆钻头剖面图;
图3为一种复合型自钻式锚杆钻头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以便同行技术人员理解。
一种复合型自钻式锚杆钻头,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钻头主体1、主钻头2和副钻头3。所述钻头本体为中空管体,下端设有螺纹1.1,内部设有上水管1.2。所述主钻头与钻头主体连接,并在同一个中心线上,两个副钻头在主钻头的两侧和主钻头成60°夹角布置。所述主钻头与钻头主体连接部位的截面呈倒“八”字形结构,上部为四棱锥。所述副钻头的一面向内凹陷,与主钻头吻合,两副钻头中心线之间成60度夹角。整个钻头形状为钻头主体扩大的根部。
如图3所示,所述主副钻头之间形成向下倾斜的V字形排渣槽4,所述主副钻头之间设有侧水孔5,与上水管相连,侧水孔之间的夹角呈30°。
钻头工作时,水流从钻头主体中的上水管流进,侧水口流出,清洗钻头,有效解决了深度淤泥层泥浆包裹钻头,影响使用效率的问题,提高了注浆速度,角度扩大增加了扩孔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89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岩土钻孔机
- 下一篇:便于调节喷码机喷头的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