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LC控制器用的安全排插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9131.6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9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盛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盛林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13/6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lc 控制 器用 安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LC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LC控制器用的安全排插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微处理器、计算机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控制已扩展到了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PLC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le Controller)具有应用面广、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已经成为当代工业自动代的主要控制设备之一,在工业生产的所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一般情况下,PLC控制器都是采用弱电控制强电,因此对PLC控制器的电压控制必须保持稳定。目前市面上为PLC控制器提供电压的插座及插头的连接不稳定,容易出现松动导致断电现象,安全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PLC控制器用的安全排插系统,插座及插头的连接稳定,不会出现松动现象,安全性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PLC控制器用的安全排插系统,包括:呈矩形状的插座,其中插座的至少一侧面设有至少一呈圆形状的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中设有呈圆形状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中设有3条第一插孔;第一插头,包括呈圆形状且用于收容在第一凹槽内的第一绝缘插头柱、呈圆形状且与第一绝缘插头柱连接的第二绝缘插头柱和与第二绝缘插头柱连接且用于插设在3条第一插孔内的3条第一插柱;其中,第一插孔的内壁设有第一弹性缓冲层,且第二绝缘插头柱的外壁设有第一弹性缓冲凸圈,其中第一凹槽的深度比第二凹槽的深度小,第一绝缘插头柱的长度比第二绝缘插头柱的长度小,且第二凹槽的深度等于第二绝缘插头柱的长度。
其中,第一凹槽的内径等于第一绝缘插头柱的外径,第二凹槽的内径等于第二绝缘插头柱的外径,且第一凹槽的深度等于第一绝缘插头柱的长度。
其中,插座设有第一凹槽的区域设有第一指示灯。
其中,插座的至少一侧面还设有至少一呈矩形状的第三凹槽,且第三凹槽中设有呈矩形状的第四凹槽,第四凹槽中设有2条第二插孔。
其中,还包括:第二插头,包括呈矩形状且用于收容在第三凹槽内的第三绝缘插头柱、呈矩形状且与第三绝缘插头柱连接的第四绝缘插头柱和与第四绝缘插头柱连接且用于插设在2条第二插孔内的2条第二插柱。
其中,第二插孔的内壁设有第二弹性缓冲层,且第四绝缘插头柱的外壁设有第二弹性缓冲凸圈,其中第三凹槽的深度比第四凹槽的深度小,第三绝缘插头柱的长度比第四绝缘插头柱的长度小,且第四凹槽的深度等于第四绝缘插头柱的长度。
7其中,第三凹槽的内径等于第三绝缘插头柱的外径,第四凹槽的内径等于第四绝缘插头柱的外径,且第三凹槽的深度等于第三绝缘插头柱的长度。
其中,插座设有第三凹槽的区域设有第二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PLC控制器用的安全排插系统,包括:呈矩形状的插座,其中插座的至少一侧面设有至少一呈圆形状的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中设有呈圆形状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中设有3条第一插孔;第一插头,包括呈圆形状且用于收容在第一凹槽内的第一绝缘插头柱、呈圆形状且与第一绝缘插头柱连接的第二绝缘插头柱和与第二绝缘插头柱连接且用于插设在3条第一插孔内的3条第一插柱;其中,第一插孔的内壁设有第一弹性缓冲层,且第二绝缘插头柱的外壁设有第一弹性缓冲凸圈,其中第一凹槽的深度比第二凹槽的深度小,第一绝缘插头柱的长度比第二绝缘插头柱的长度小,且第二凹槽的深度等于第二绝缘插头柱的长度。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PLC控制器用的安全排插系统的插座及插头之间具有弹性缓冲作用,使得插座及插头的连接稳定,不会出现松动现象,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PLC控制器用的安全排插系统的插座结构示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PLC控制器用的安全排插系统的第一插头的第一结构示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PLC控制器用的安全排插系统的第一插头的第二结构示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PLC控制器用的安全排插系统的第二插头的第一结构示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PLC控制器用的安全排插系统的第二插头的第二结构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盛林,未经李盛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91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灯(201709‑1)
- 下一篇:一种DVI座子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