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潜艇上浮下潜演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9735.0 | 申请日: | 2017-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2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旭;贾立奎;孙建飞;王荧;刘长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蓝海星(北京)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艇 上浮 下潜 演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演示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潜艇上浮下潜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潜艇上浮下潜一般是只有在视频、图片等资料中能看见,对它的认知也仅仅只是停留在知识层面上。现有的体验馆、科技馆等几乎没有对潜艇上浮下潜原理演示设备,有的也只是工作人员的口头讲解,甚至一些地方仅有一些图片。我们通过潜艇上浮下潜演示装置,能够让游客自己操作,将潜艇的上浮下潜以及鱼雷发射等清晰、直观地展现在游客眼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体验馆、科技馆等地方直观演示的控制潜艇上浮下潜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潜艇上浮下潜演示装置,包括潜艇模型、水池和操作控制台;所述潜艇模型位于水池内,其内部设置有无线接收器、控制器、空气压缩舱、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导管、抽气泵、浮沉气囊、电池组和电动卷线器;电动卷线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抽气泵、无线接收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潜艇模型的底部设置有进水舱,浮沉气囊位于进水舱内;浮沉气囊通过导管、第一电磁阀与空气压缩舱连通,以及通过第二电磁阀、导管与抽气泵连通;
所述潜艇模型的底部设置有导轨,导轨上滑移设置有鱼雷;所述电动卷线器上的线缆穿过潜艇模型的底壁后与鱼雷连接;
操作控制台配置有触摸屏和无线发射器。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游客可以通过操作控制台对水池内的潜艇模型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其上浮、下潜及发射鱼雷。
优选地,所述导轨相对于潜艇模型的另一端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端部,另一端固定在鱼雷上。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当电动卷线器放卷时,鱼雷在弹簧的拉力下被向前拉动。
优选地,所述导轨上套设有滑环,所述鱼雷固定在所述滑环上。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鱼雷通过滑环安装在导轨上,可实现自由滑动。
优选地,潜艇模型的外壳上且靠近于导轨安装有接近开关,接近开关与控制器电连;鱼雷的尾部安装有可被接近开关检测到的检测物。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当接近开关检测到鱼雷上的检测物时,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即可控制电动卷线器停止。
优选地,所述导轨包括第一轨体、第二轨体,所述第一轨体与第二轨体可拆卸连接。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实现对导轨的拆卸,方便安装滑环和弹簧。
优选地,所述第一轨体与第二轨体螺纹连接。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潜艇上浮下潜演示装置图;
图2为潜艇模型剖面图;
图3为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4为潜艇上浮下潜控制原理图;
图5为操作控制台图。
附图标记:1、潜艇模型;2、水池;3、操作控制台;4、电池组;5、气泵;6、空气压缩舱;7、第一电磁阀;8、浮沉气囊;9、第二电磁阀;10、控制器;11、无线接收器;12、电动卷线器;13、弹簧;14、接近开关;15、鱼雷;16、导轨;17、滑环;18、进水舱;19、检测物;20、第一轨体;21、第二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潜艇上浮下潜演示装置,包括潜艇模型1、水池2和操作控制台3;潜艇模型1位于水池2内。
潜艇模型1的内部设置有无线接收器11、控制器10、空气压缩舱6、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9、导管、抽气泵5、浮沉气囊8、电池组4和电动卷线器12;其中,电动卷线器12、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9、抽气泵5、无线接收器11均与控制器10电连接。
操作控制台3配置有触摸屏和无线发射器,用户可通过触摸屏进行操作,操作控制台3基于用户的操作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并通过无线发射器发射到潜艇模型1中的无线接收器11,再传输至控制器10。
潜艇模型1的底部设置有进水舱18,浮沉气囊8位于进水舱18内;浮沉气囊8通过导管、第一电磁阀7与空气压缩舱6连通,以及通过第二电磁阀9、导管与抽气泵5连通;
另外,在潜艇模型1的底部设置有导轨16,导轨16包括第一轨体20、第二轨体21,第一轨体20的一端固定于潜艇模型1的外壳上,另一端与第二轨体21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蓝海星(北京)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船蓝海星(北京)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97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市场营销教学沙盘
- 下一篇:一种三轴机床21项误差展示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