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消防服的布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0123.3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0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榕;王代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公安消防支队 |
主分类号: | B32B3/24 | 分类号: | B32B3/24;B32B27/06;B32B27/30;B32B27/02;B32B9/02;B32B9/04;B32B27/12;B32B9/00;B32B3/30;B32B27/34;B32B27/36;A41D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8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消防 布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材料技术领域,涉及消防防护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防服的布料。
背景技术
消防服是保护战斗在消防第一线的消防队员人身安全的重要装备之一,它不仅是火宅救助现场不可或缺的必备品,也是保护消防队员身体免受伤害的防火用具,因此,适应火灾现场救助活动的消防服就显得尤为重要。
消防服作为消防员保护身体的重要工具,必须具备耐火性、耐热性和隔热性,还要有强韧性,防止锐利物体的冲击、碰撞等,同时阻止化学物质对皮肤的伤害。传动的消防服布料一般由阻燃保护层、防水透气层、保护层、纺织层等多层织物复合而成,其中,主要在外层上涂抹一层阻燃材料或在织物上加上阻燃材料纺纱织成布料达到阻燃的目的。但是,上述消防布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阻燃的目的,但是由于其材料本身不阻燃,因此,阻燃效果有限,耐火温度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提供一种具有优异隔热、透气及防护功能的消防服用布料。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用于消防服的布料由外至内包括防水阻燃外层、舒适内层,其特在于:所述防水阻燃外层上设置有第一透气孔隙,在防水阻燃外层、舒适内层之间由外至内分别设置隔热透气层、阻燃保护层,各层之间通过界面连接层连为一体,在舒适内层与人体接触的表层上涂设有抗菌层;在隔热透气层上设有贯穿隔热透气层的上表层、下表层的第二透气孔隙,所述第二透气孔隙与防水阻燃外层上的第一透气孔隙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气孔隙、第二透气孔隙的尺寸范围均为0.01~10μm。所述第二透气孔隙与防水阻燃外层上的第一透气孔隙连通,第一透气孔隙、第二透气孔隙属于纳米孔隙,使得消防服内部的气体可以向外透气。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阻燃外层为聚四氟乙烯膜层,所述聚四氟乙烯膜层的平方克重为60-80g/m2。
进一步地,所述舒适内层为涤纶纺织层或棉纤维纺织层,所述舒适内层的平方克重为70-90g/m2。
进一步地,所述阻燃保护层为芳纶纤维编织层、碳纤维编织层或活性炭纤维编织层,该阻燃保护层的平方克重为75-85g/m2。
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层为纳米银涂层,所述涂层的厚度为0.5-2.0μm。
进一步地,在所述隔热透气层的上表层、下表层设置有凹凸点。所述隔热透气层采用平方克重为70-90g/m2的聚酰亚胺层,所述凹凸点设置在所述聚酰亚胺层上,包括向聚酰亚胺层外表层突出的凸点,以及向聚酰亚胺层内表层凹进的凹点。
进一步地,所述凸点、凹点的形状为半球体、圆锥体或凌锥体。
进一步地,所述凸点、凹点形状为半球体,直径大小为1-5mm。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但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耐化学稳定性,同时通过在阻燃的外层与舒适内层之间设置隔热透气层、阻燃保护层,隔热透气层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增加防水阻燃外层与阻燃保护层之间的阻隔空间,该空间阻隔并形成隔热层,同时,该凸点、凹点增加了热辐射的屏障面积,进一步减少或阻断外部热源对阻燃保护层甚至人体的热辐射,此外,在隔热透气层上设有的第二透气孔隙提高消防服的透气性与穿着的舒适性,阻燃保护层保护外部火灾现场的高温气流向人体渗透,保护舒适内层的安全性,进而提高消防服的安全性,此外,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抗菌性,进一步提高了穿着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消防服的布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隔热透气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分布在隔热透气层上的第二透气孔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防水阻燃外层,2是界面连接层,3是隔热透气层,4是阻燃保护层,5是舒适内层,6是抗菌层,7是凸点,8是凹点,9是第二透气孔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了解,现结合附图对其作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消防服的布料由外至内包括防水阻燃外层1、舒适内层5,所述防水阻燃外层1上设置有第一透气孔隙,在防水阻燃外层1、舒适内层5之间由外至内分别设置隔热透气层3、阻燃保护层4,在与人体接触的舒适内层5的表层上涂设有抗菌层6,界面连接层2将隔热透气层3、防水阻燃外层1、舒适内层5与阻燃保护层4连为一体。其中,界面连接层2可采用粘结层或热合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公安消防支队,未经厦门市公安消防支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01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托盘自动组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层复合花边面料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