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高度大行程飞机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2276.1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8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苏新伟;孙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5/10 | 分类号: | B64F5/10;B64F5/4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003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行程 飞机 托架 | ||
一种低高度大行程飞机托架,主体为长方体框架,其外围安装有行走小轮、地脚和标尺,其中一行走小轮上设有扳手;丝杠通过两个推力滑块限定于中间空间内,其两端穿过中间空间,并伸出左、右边框,通过锁紧螺栓锁定于边框上;中间空间与前、后空间之间的边框均设有滑道孔,推力滑块支臂穿过滑道孔通过行走轮在前、后空间中滑动;支臂一端安装于行走轮上,前空间和后空间的每两个支臂通过槽型板固定,两个支臂在行走轮的带动下。以槽型板为支点,运动;两槽型板通过横梁连接,横梁两端分别安装有微调机构,微调机构上安装有托盘。该飞机托架可以顶支的最低高度比传统机构降低很多,并且在升降的过程中,设置读数机构,可以对升降的高度进行精确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有低高度大升降行程的飞机顶支需求,可应用于飞机安装和拆卸任务,也可通过技术推广,应用到其他机械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飞机机技术在近几年的迅猛发展,飞机的形状和尺寸与传统的飞机尺寸相比有较大的改变。传统的飞机托架设计方案采用螺旋机构,其升降范围受自身高度的制约,当最低顶支高度低于自身高度时,就不能使用,需要更换一种更矮的托架才能满足要求,但是由于托架自身高度降低了,自身的升降行程也随之减少了。在一些飞机尺寸明显较小的情况下,需要较大升降行程时,传统飞机托架就不能满足需要,必需另辟蹊径,设计一种既能满足较低顶支高度,又有较大行程的飞机托架,满足实际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了一种通过挤压方式上升的飞机托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低高度大行程飞机托架,包括扳手1、行走小轮2、地脚3、标尺4、指针5、锁紧螺栓6、丝杠7、行走轮8、支臂9、推力滑块10、微调机构11和托盘12;
所述的低高度大行程飞机托架的主体为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框架由前、后、左和右表面围成;长方体框架内,位于前、后、左和右表面处,各自围成一个独立的空间,即将长方体框架分割成4个边侧空间和1个中间空间;
长方体框架外围分别安装有四个行走小轮2和四个地脚3,地脚3位于行走小轮2的内侧;其中一个行走小轮2上设有扳手1,用于控制飞机托架行进;长方体框架外边侧上设有标尺4;
所述的丝杠8通过两个推力滑块10限定于中间空间内,其两端穿过中间空间,并伸出左、右边框,通过锁紧螺栓6锁定于中间空间的边框上;中间空间与前、后空间之间的边框均设有两个滑道孔,推力滑块10两支臂穿过滑道孔通过行走轮8在前、后空间中滑动;
所述的支臂9一端安装于行走轮8上,前空间和后空间的每两个支臂9通过槽型板固定,两个支臂9在行走轮8的带动下。以槽型板为支点,运动;两槽型板通过横梁连接,横梁两端分别安装有微调机构11,微调机构11上安装有托盘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飞机托架可以顶支的最低高度比传统机构降低很多,并且在升降的过程中,设置了读数机构,可以对升降的高度进行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低高度大行程飞机托架设计立体图。
图中:1扳手;2行走小轮;3地脚;4标尺;5指针;6锁紧螺栓;7丝杠;8行走轮;9支臂;10推力滑块;11微调机构;12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托架最适合顶支高度在1000mm以下有顶支需求的地方。当需要的顶支的高度在400mm-1000mm之间时,托架总长度约为2000mm左右,该托架的最低顶支高度为400mm,最高为1000mm,升降行程可以达到600mm。突破了传统托架升降行程不可高于自身高度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22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倒车影像摄像头共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室外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