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光夹具和汽车防滚架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2763.8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6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胡锐;曾路明;林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B24B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52831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光 夹具 汽车 防滚架 装置 | ||
本申请属于汽车零部件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抛光夹具和汽车防滚架抛光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抛光夹具,包括U型夹具本体、旋转装置、固定装置、第一夹持元件和第二夹持元件;设置于U型夹具本体两端的旋转装置和固定装置分别连接第一夹持元件和第二夹持元件,第一夹持元件和第二夹持元件用于夹持待抛光汽车防滚架的两端;通过控制旋转装置或固定装置的启动控制待抛光汽车防滚架的旋转角度。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抛光夹具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不仅能有效替代人力牢固地夹持抛光汽车防滚架,减少人工干预转动抛光夹具;还可以在多个角度之间自动旋转待抛光产品,防止抛光死角,提升产品品质并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抛光夹具和汽车防滚架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抛光工艺是汽车防滚架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序。传统工艺中均采用人力握持待抛光产品,然后进行抛光。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以及年轻人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提升,研发一种可有效替代人力进行抛光作业的抛光夹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焦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有效替代人力的抛光夹具,可在多个角度之间自动旋转待抛光产品,防止抛光死角,提升产品品质,可应用于制备一种汽车防滚架抛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抛光夹具,包括:U型夹具本体、旋转装置、固定装置、第一夹持元件和第二夹持元件;
所述第一夹持元件和第二夹持元件分别连接待抛光产品的两端,并将所述待抛光产品固定于所述U型夹具本体上;
所述旋转装置设置于所述U型夹具本体的一端,并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元件,所述旋转装置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夹持元件转动带动所述待抛光产品旋转;
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U型夹具本体的另一端,并连接所述第二夹持元件,所述固定装置通过抑制所述第二夹持元件转动阻止所述待抛光产品旋转。
优选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气缸和皮带传动结构;
所述皮带传动结构包括从动皮带轮和连接所述从动皮带轮的第一转动轴;
所述旋转气缸驱动所述皮带传动结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旋转连接所述U型夹具本体的一端;
所述第一夹持元件为连接杆;
所述第一夹持元件的一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另一端连接所述待抛光产品。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普通气缸和第二转动轴;
所述第二转动轴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普通气缸的活塞杆相配合的限位孔,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轴旋转连接所述U型夹具本体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夹持元件为连接杆;
所述第二夹持元件的一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另一端连接所述待抛光产品。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径向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U型夹具本体的两端设有固定底座;
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两个呈直立相对设置的支架;
两个所述支架上设有成对设置的两个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或第二转动轴贯穿所述通孔。
优选的,所述抛光夹具还包括:控制元件;
所述控制元件连接所述旋转装置和固定装置,启动所述旋转装置或所述固定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27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纤织布机减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RFID的实时监控档案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