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材料零件结构层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4753.8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1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32B7/12 | 分类号: | B32B7/12;B32B9/00;B32B9/04;B32B17/06;B32B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卢军峰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零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材料领域,具体而言,一种超材料零件结构层。
背景技术
超材料是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通过在材料的关键物理尺寸上的结构有序设计,可以突破某些表观自然规律的限制,从而获得超出自然界固有的普通性质的超常材料功能。典型的超材料包括光子晶体、左手材料、超磁材料等。近年来,超材料凭借其优异的物理特性被成功应用于工业、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
目前,通常通过雕刻或贴附工艺在复合材料件上制作超材料来实现超材料结构,但是雕刻或贴附工艺过程复杂,而且加工过程对设备依赖高,设备投入大,并且生产效率低不适合批量生产,并且通过该工艺制备的超材料结构中的超材料层与复合材料层的融合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融合性好、稳定性强并且制备工艺简单的超材料零件结构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超材料零件结构层包括:导电微结构层、可分解胶层以及复合材料层,其中,复合材料层、可分解胶层和导电微结构层依次叠层设置。
在上述超材料零件结构层中,可分解胶层为热分解胶层或UV分解胶层。
在上述超材料零件结构层中,热分解胶层为在130℃~150℃的温度下加热而分解的热分解胶的层状结构。
在上述超材料零件结构层中,导电微结构层包括多个阵列排布呈拓扑结构的导电微结构。
在上述超材料零件结构层中,导电微结构层的厚度介于5μm~50μm之间。
在上述超材料零件结构层中,导电微结构层为金属微结构层。
在上述超材料零件结构层中,金属微结构层为蚀刻后的铜箔层。
在上述超材料零件结构层中,导电微结构层通过导电结构层与可分解胶层在贴膜机的贴合压力为6KG~8KG,温度为100℃~120℃的条件下进行贴合,然后在蚀刻机的蚀刻压力为2KG~2.5KG的条件下进行蚀刻而得到。
在上述超材料零件结构层中,复合材料层由预浸料铺贴,预浸料包括树脂和纤维布。
在上述超材料零件结构层中,树脂为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丙烯、聚碳酸酯、尼龙、聚醚醚酮、聚醚砜或聚四氟乙烯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纤维布为碳纤维布或玻璃纤维布的一种或两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材料零件结构层,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复合材料层、可分解胶层和导电微结构层,该可分解胶层为热分解胶层或UV分解胶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可分解胶层将复合材料层和导电微结构层贴合而得到超材料零件结构层,不仅便于后续步骤中将可分解胶层分解而得到超材料零件,而且简化了导电微结构层与复合材料层的融合工艺,提升了两者的结合力,并且取消掉导电微结构层的承载层,能够使导电微结构层更好地与复合材料层进行更有效的结合,从而有效提升整体零件的力学和稳定性等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超材料零件结构层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材料零件结构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未经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47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