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动器油管支架加工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5488.5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8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邱庚龙;刘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6115 | 代理人: | 郭显文 |
地址: | 34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器 油管 支架 加工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制动器油管支架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制动器油管支架是后驱动桥上固定和支撑各类油管及线束的必备配件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各类油管和线束的布局及安装固定。按目前传统的制作工艺流程是:下料→落料→冲齿形孔(即因为孔边距小于1.2倍的板厚),来达到产品设计要求。此生产工艺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而且目前传统的冲压模结构是导套、导柱直接固定在上、下模板上,模具间隙完全靠钳工人工技能控制,这样模具制作精度难以保证,而且导向板只起卸料的作用没有导向复合模的作用。因此能否另辟溪径设计制作出一种加工模具,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制动器油管支架加工模具。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制动器油管支架加工模具,该模具分为模具的上半部分和模具的下半部分,模具的上半部分包括:模柄、上模板、垫圈、上垫板、上固定板和打料机构,其中,上垫板内部中间设有校模器,校模器的中间一侧设有冲孔凸模,上固定板内部中间设有落料凹模,打料机构包括打杆、打块、打料杆和打料器,打块在打杆的作用下与上模板内部滑动连接,上模板的中间型腔内水平设有打块,打快的下方设有与垫圈及校模器的打料杆孔纵向滑动连接的打料杆,打料杆的下方设有与落料凹模型腔内部及冲孔凸模模身滑动连接的打料器,
模具的下半部分包括下固定板、下垫板和下模板,所述下固定板的内部中间设有复合模,复合模与冲孔凸模之间形成油管支架的冲齿型腔。
进一步,所述下固定板的上方柔性连接有导向板,导向板截面呈“凸”字形结构,导向板的中间过孔与复合模的模身滑动连接。
进一步, 所述下固定板和下垫板内部均设有六个放置下卸料橡皮的孔,导向板通过六个卸料橡皮柔性安装在下固定板的上方。
进一步,在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设有两套导柱导套结构,导套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固定板的导套孔中,导柱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下固定板的导柱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成型落料过程稳定,保证了制动器油管支架的外观形状规整及强度性能稳定,能将多道工序优化为一道工序,提升生产节拍、加大产能、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模具增设一个校模器结构,这样冲孔凸模和落料凹模位置度和冲孔凸模与复合模冲孔间隙的均匀度,就不靠钳工装配手工来控制,而是靠校模器来自动保证;
第二:模具设计自动校正间隙的导柱、导套结构,上、下模间隙的均匀度就不靠钳工人工技能控制,而是靠机床加工精度来保证;
第三:模具增设一个导向板结构来提高复合模的强度(因为复合模最薄刃口处的壁厚只有3.3mm,而板厚为3.0mm,即孔边距小于1.2倍的板厚,这样复合模就容易开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下半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制动器油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图中:模柄1、上模板2、打杆3、打块4、垫圈5、上垫板6、打料杆7、上固定板8、导套9、校模器10、落料凹模11、打料器12、冲孔凸模13、导向板14、复合模15、挡料销16、导柱17、下固定板18、下垫板19、卸料橡皮20、下模板2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技术方案具体实施,通过对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54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驱动桥桥壳盖成型打字同步加工模具
- 下一篇:一种杯体级进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