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刹车灯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8061.0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6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许方淳;许广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方淳 |
主分类号: | B62J6/04 | 分类号: | B62J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刹车灯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刹车灯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出行的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不仅缩短了人们出行的时间,同时提升了乘坐的舒适性。人们在享受新型交通工具带来的便捷时,其弊端也接踵而至。大量的汽车尾气,会加剧城市雾霾加重,加速全球气温变暖;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衰竭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另外,快捷的出行方式缩减了人们日常的运动量,这种现象在城市中尤为明显。而自行车作为绿色环保的出行工具,不存在上述问题。因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城市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等基础交通设施的完善,也为人们骑车出行提供了便捷。但是,现有的自行车因其没有照明工具,尤其在昏暗环境下骑乘目标不明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当遇到突发状况,进行紧急刹车时,后方车辆无法及时察觉,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早期的自行车为了行车安全而在自行车的坐垫或置物架的后下方,设置一个具有警示后方来车的反光片。但这种反光片在遇到昏暗天气或路况不佳的情况时,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危及骑乘者的安全。而现有技术中,具有刹车灯的自行车,这些自行车的刹车灯装置大都为接触型,须安装配线,使用寿命较短,且稳定性较差,通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通用性强的自行车刹车灯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行车刹车灯控制装置,包括外壳体及贯穿所述外壳体的刹车线,在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感应装置及推送装置;
所述感应装置包括:弹簧片、顶块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及与所述单片机相连的电源模块、无线发送模块及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夹持于弹簧片与顶块之间,所述弹簧片及顶块均固定于所述外壳体,在所述弹簧片下端设有凸起,所述刹车线与所述凸起相抵呈拱形结构;
所述推送装置包括:压块及旋转块,所述压块通过转轴铰接于所述外壳体,在所述压块的转轴外套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旋转块螺纹连接于外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块端面设有内六角沉孔。
进一步的,所述压块上端设有正对所述凸起的凸块,在所述压块下端设有纵向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能同时满足线碟及油碟刹车灯的使用需求,通用性强,且不需布线,安装简便,结构稳定。当与线碟安装时,外壳体内的弹簧片上的凸起将刹车线顶起成拱形结构,利用拉线在刹车拉紧时会向着圆心有一定的压力,再通过弹簧片传递到压力传感器,从而识别刹车动作(收和放)产生刹车信号,最后把刹车信号(收和放)转换成无线信号发送到尾灯,控制尾灯的亮和灭。
当与油碟安装时,刹车线在感应盒内锁紧后再通过旋转块把压块往刹车线方向挤压。由于液压刹车时刹车线会产生一定的向外产生一定的变形,再通过弹簧片传递到压力传感器,从而识别刹车动作(收和放)产生刹车信号,最后把刹车信号(收和放)转换成无线信号发送到尾灯,控制尾灯的亮和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的系统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所述一种自行车刹车灯控制装置,包括外壳5体及贯穿所述外壳体的刹车线,在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感应装置及推送装置;
所述感应装置包括:弹簧片2、顶块1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及与所述单片机相连的电源模块、无线发送模块及压力传感器7,所述压力传感器7夹持于弹簧片2与顶块1之间,所述弹簧片2及顶块1均固定于所述外壳体5,在所述弹簧片2下端设有凸起21,所述刹车线6与所述凸起21相抵呈拱形结构;
所述推送装置包括:压块3及旋转块4,所述压块3通过转轴铰接于所述外壳体5,在所述压块3的转轴外套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旋转块4螺纹连接于外壳体5。
为便于调节,所述旋转块4端面设有内六角沉孔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方淳,未经许方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80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供给式节能自行车指示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收折式三轮车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