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加热电子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8426.X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0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黄燕宙;徐中立;李永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加热 电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加热电子烟。
背景技术
烟草燃烧的烟雾中存在数十种致癌物质,如焦油等对人体健康会产生非常大的危害,而且,烟雾弥漫在空气中,形成二手烟,周围的人群吸入后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大多数公共场合都明令禁止吸烟。于是,为满足部分烟民的需要,电子香烟应市而生。
市面上的电子烟加热方式早期为电热丝加热,电热丝加热的缺点是反应速度慢、传导效率低,温度不能准确控制从而导致烟气中可能会有烧糊等异味。中国专利文献CN201420564863.7公开了“电子烟及雾化器”,其线圈产生高频电流的同时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导磁金属发热器在磁场内产生涡流并发热,从而使烟油雾化。
目前市场已有的电磁感应加热的电子烟结构,一般是将电磁感应线圈固定在雾化器上,通过导线或螺纹与电池部分连接。这种方式使电子烟的雾化器结构变得复杂,体积大,造形设计受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雾化器结构简单、体积小的电磁加热电子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磁加热电子烟,具有雾化组件和电池组件,所述雾化组件设置有中空的导油材料,所述导油材料内侧设置有金属网;所述电池组件顶部设置有内凹的杯体,感应线圈环绕杯体设置;所述雾化组件尾端容置于所述杯体内。
所述雾化组件具有空心的雾化套,雾化组件中央设置有通气管,雾化套与通气管之间设置有储油腔,雾化组件底部具有进气孔,进气孔与通气管联通。
所述导油材料设置于进气孔与通气管之间,导油材料为环状中空结构,导油材料与储油腔联通。
所述雾化组件底部还具有侧孔,所述侧孔与进气孔联通。
所述导油材料为导油棉或多孔陶瓷体。
所述电池组件还具有内置的电芯、控制电路板、充电座以及开关键。
所述充电座位于电池组件最下端,用来对电芯进行充电;控制电路板连接着电芯与感应线圈;开关键设置于电池组件的外侧。
所述电池组件顶部设置有凹槽,杯体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杯体内径大于雾化组件外径。
所述杯体上侧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对杯体以及感应线圈进行压紧固定。
所述盖体中部具有通孔,通孔的孔径容许雾化组件尾端插入;盖体还具有附孔,所述附孔分布于通孔边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雾化组件与电池组件采用插拔式连接,雾化组件不需要连接电池通电,减少了与电芯连接通电的构件,结构简单易做;更换雾化组件方便快捷,有利于一次性烟弹的使用;电池组件的杯体将雾化组件下端完全兜住,避免了传统电子烟烟液往下渗漏导致控制电路板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电子烟使用状态外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电子烟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电子烟拆分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电子烟拆分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电子烟图2的局部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电子烟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电子烟包括雾化组件1和电池组件2,该雾化组件1和电池组件2之间采用可分离式连接。所述雾化组件1具有空心的雾化套11,所述雾化组件1中央设置有通气管12,该雾化套11与通气管12之间设置有储油腔13,该雾化组件1底部具有进气孔14,该进气孔14与通气管12联通。该进气孔14与通气管12之间设置有导油材料15,该导油材料15为环状中空结构,该导油材料15与储油腔13联通。例如,该导油材料15可以是导油棉或多孔陶瓷体。该导油材料15的中空内侧还设置有金属网16,在该金属网16被加热时,该金属网上所吸附的烟油被雾化,从而被使用者吸取。
其电池组件2包括内置的电芯21、控制电路板22、感应线圈23、充电座24以及开关键25。该充电座24位于电池组件2最下端,用来对电芯21进行充电。该控制电路板22连接着电芯21与感应线圈23;该开关键25设置于电池组件2的外侧,用户通过在外部按压开关键25从而来引导控制电路板22,最终使感应线圈23通电或断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84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烟平衡气压雾化器
- 下一篇:具有环绕式气流通道的雾化器和电子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