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降温型环卫工人工作服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8716.4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0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屈丽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屈丽艳 |
主分类号: | A41D13/015 | 分类号: | A41D13/015;A41D13/01;A41D27/28;A41D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降温 环卫工人 工作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卫工人用服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降温型环卫工人工作服。
背景技术
户外工作人员工作极其辛苦,特别在夏天的炎热天气,使得工作人员操作时汗流浃背,非常不舒服,容易中暑,既影响工作,又对健康不利。现有降温工作服大多采用在衣服上安装微型电扇或增加皮肤裸露面积达到散热效果,往往使用不便或者皮肤容易被阳光灼伤。
现有技术中针对环卫工人设计的为了达到降温目的而设计的工作服,通常是短袖背心式的,但是降温效果不显著,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通常为了达到防紫外线目的,不得不把工作服的外层设置成防紫外线辐射的纤维基层,透气性差,现有技术中有在衣服上面设置冰袋或者电风扇的,冰袋对于环卫工人来说,佩戴较重,增加了工作负担,同时冰袋通常较凉,贴身设置对健康不利,同时,环卫工人的年纪一般偏大,若是在清扫的过程中摔跤,特别容易受伤,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安全降温型环卫工人工作服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降温型环卫工人工作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降温型环卫工人工作服,包括纤维基层和透气网布,所述纤维基层为防紫外线布,所述透气网布为贴合在纤维基层内表面呈一定空腔状设置的带有网孔的布;
所述纤维基层和透气网布之间沿空腔部分设有贴合在纤维基层表面的气囊管,且气囊管环绕状设置在空腔中,沿所述气囊管的外表面下方中心处设有棉线;
所述气囊管的上端延伸出纤维基层的外表面,并与充气阀连通,所述棉线的上端延伸出纤维基层的外表面,并与注水口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透气网布为化纤、聚酯纤维或者合成织物纤维。
优选的,所述气囊管为柔性橡胶胶囊。
优选的,所述棉线为吸水棉线,且棉线通过绳扣系紧设置在气囊管上。
优选的,所述充气阀为气门嘴结构,且充气阀与气囊管连接处密封,气囊管另一端封闭设置,所述气囊管的横截面直径不小于1厘米。
优选的,所述纤维基层的下部环绕设有条状的反光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透气网布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增加工作服的透气性,另一方面能够防止沾了水的棉线浸湿工作服里面的衣服;
2.在透气网布和限位基层之间设置环绕状的气囊管,可以起到缓冲气囊作用,降低环卫工人摔倒时受伤的几率;
3.在气囊管的下方设置棉线,利用气囊管本身的截面直径大于棉线的截面直径,可以防止棉线沾湿透气网布和纤维基层,同时可以利用水蒸发吸收衣服表面的温度,从而达到降温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中:1纤维基层、2透气网布、3反光条、4气囊管、41充气阀、5棉线、51注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降温型环卫工人工作服,包括纤维基层1和透气网布2,纤维基层1为防紫外线布,透气网布2为贴合在纤维基层1内表面呈一定空腔状设置的带有网孔的布;
纤维基层1和透气网布2之间沿空腔部分设有贴合在纤维基层1表面的气囊管4,且气囊管4环绕状设置在空腔中,沿气囊管4的外表面下方中心处设有棉线5;
进一步地,气囊管4的上端延伸出纤维基层1的外表面,并与充气阀41连通,棉线5的上端延伸出纤维基层1的外表面,并与注水口51连接设置。
进一步地,透气网布2为化纤、聚酯纤维或者合成织物纤维,保证工作服里面的贴身衣服干的快;
进一步地,气囊管4为柔性橡胶胶囊,采用柔性橡胶胶囊可以保证气囊的安全性以及防水性,防止沾湿后的棉线5浸湿气囊管4,在实际设置过程中控制气囊管4缠绕设置的密度,即气囊管4上下环绕之间的间距不超过八厘米;
进一步地,棉线5为吸水棉线,且棉线5通过绳扣系紧设置在气囊管4上,棉线5的直径小于气囊管4,可以保证棉线5不触碰到纤维基层1和透气网布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屈丽艳,未经屈丽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87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