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摇摆承载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0717.2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4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政家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摆动 承载机构 摆动座 转块 摇摆 按压 承载单元 底座单元 肩颈酸痛 减速单元 倾斜配置 驱动单元 人体前庭 深层肌肉 摇摆单元 轴承内环 控制钮 枢转杆 同步环 背痛 并连 活化 脊椎 上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摇摆承载机构,本实用新型主要凭借一摇摆单元、一承载单元及一底座单元所相对构组而成;如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在操作上,需先按压该控制钮,以启动该驱动单元并连动该减速单元,并进一步使该枢转杆带动该导转块及该摆动座盘环转,凭借该导转块上顶该摆动外环而使该摆动外环、轴承内环及该摆动座盘呈同步环转倾斜配置状态,以通过8字型的摆动活化人体前庭系统,使得脊椎深层肌肉张力正常化,达到改善肩颈酸痛和下背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一种摇摆承载机构,尤其是一种座椅通过8字型的摆动活化人体前庭系统,使得脊椎深层肌肉张力正常化,达到改善肩颈酸痛和下背痛的效果的创新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按,根据大脑神经的联结,人体的动眼神经与肌肉,和控制脊椎弧度和稳定的深层肌肉,会根据内耳前庭系统所传递出的动态信息,去做调整。也即内耳前庭系统同时告知眼球与脊椎深层肌肉现正人体的位置,根据接受到的訉息和小脑的整合后,眼球肌肉和脊椎深层肌肉做出适度的反应,当人体此一连结系统失衡时,导致脊椎深层肌肉张力失调,进而造成肩脊痛和下背疼痛的问题。
是以,针对上述现有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实使用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也系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有鉴于此,实用新型设计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种摇摆承载机构;其所欲解决的问题点,系针对当人体连结系统失衡时,导致脊椎深层肌肉张力失调,进而造成肩脊痛和下背疼痛的问题问题点加以改良突破;
而其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摇摆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摇摆单元,其顶端连设一承载单元,底部连设一底座单元,其中该摇摆单元包含有一中空本体;其中,该本体底部设有一封盖,顶部设有一上孔部,且该本体一侧设有一控制钮;
一驱动单元,设于该本体内预定位置,该驱动单元包含有一驱动马达及一与该驱动马达同步轴动的发电机;
一减速单元,包含一减速机及一蓄电单元并设于该本体内,该驱动单元的驱动马达对应驱动该减速机动作,且该驱动单元的该发电机将该驱动马达的动能转换成电能,并将该电能存蓄输出于蓄电单元,再者,该蓄电单元电路输出于该驱动单元的该驱动马达,而该减速机中心处设有一枢转孔;
一转盘,设于该本体的上端,并中心对位于该减速单元的该减速机的该枢转孔位置,该转盘中央设有一转孔,该转孔枢设一转座,该转座中央设有一转动孔,该转动孔连设于该转孔,该转座一侧端连设一导转块;
一摆动单元,包含一枢转杆,该枢转杆末端组设于该减速单元的该减速机的枢转孔,且该枢转杆轴向穿伸于该转盘的该转孔,以同动该转座及其导转块,该枢转杆末端设一枢转末端,该枢转末端横设一固定横架,该固定横架连设于一摆动座盘的一座盘横孔,该摆动座盘中央贯设一座盘贯孔,该摆动座盘外缘枢套一轴承内环,该轴承内环外缘枢套一摆动外环,该摆动外环底缘对应纵向抵触于该转盘的导转块,而使该摆动外环、轴承内环及该摆动座盘呈倾斜配置状态;该摆动外环一侧设有一横侧贯孔;
一万向轴动单元,包含有一固定螺件,该固定螺件一端设有固定螺端,该固定螺件穿套于一球头及一承窝后,该固定螺端凭借一螺帽锁设于该摆动单元的摆动外环一侧的横侧贯孔定位,该承窝外缘套覆一承座的承座轴孔内,且该承座底端预定位置设有一径向孔;
一伸缩单元,包含有两侧固定座,两侧固定座分别轴枢有复数轴承元件轴枢一导动座的两凸枢部,该导动座的中央径向贯设一伸缩孔,该伸缩孔穿伸一伸缩杆,且该伸缩杆的顶端连结该万向轴动单元的该承座底端的径向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政家,未经李政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07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