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中药颗粒的往复式筛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2513.2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7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武 |
主分类号: | B07B1/42 | 分类号: | B07B1/42;B07B1/30 |
代理公司: | 丽水创智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78 | 代理人: | 张玲利 |
地址: | 311813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中药 颗粒 往复 筛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中药颗粒的往复式筛选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TC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即“传统中医”或“传统中医药”)起源于中国。中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本草”。据考证,秦汉之际,本草流行已较多,但可惜这些本草都已亡佚,无可查考。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称为《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根据其中记载的地名,可能是东汉医家修订前人著作而成。
目前的中药材通过切片蒸煮的方式来服用较多,在现有技术中,也出现有打磨成粉状冲水直接服用的,这样可以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尽量吸收,从而使药效发挥到最大。目前,药材打磨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即存在粉碎粒度达不到要求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中药颗粒的往复式筛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中药颗粒的往复式筛选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柱,两根所述支撑柱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半圆环形,支撑架上开设有半环形凹槽,半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弧形磁极,所述半环形凹槽的两端均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圆盘,安装圆盘下侧固定连接有摆动杆,摆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扇形齿轮的圆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扇形齿轮下方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上侧与扇形齿轮相啮合;所述齿条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根连接杆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筛网,筛网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套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第一连接柱直径等于半环形凹槽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安装板截面呈凸字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水平杆,水平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杆,所述竖直杆顶端与第二支撑板下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壳体底部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连接柱左右摆动后带动扇形齿轮左右摆动,扇形齿轮带动与之相啮合的齿条左右移动,继而实现了对筛网的作用移动,从而有效实现了对中药颗粒的筛选。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筛网的来回移动,振动幅度较大,由此实现了较佳的筛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武,未经陈建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25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香菇筛网
- 下一篇:一种选煤厂分级筛均匀给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