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解槽结壳处理铲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5669.6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2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良;管瑞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州市林丰铝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14 | 分类号: | C25C3/1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1109 | 代理人: | 张春 |
地址: | 456561 河南省安阳市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槽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解槽结壳处理铲。
背景技术
在电解槽中会因沉淀产生结壳的现象,这些沉淀来自下料时来不及容积就沉淀到槽底的氧化铝,或者由于电解槽的出铝、熄灭阳极效应、更换阳极、提升阳极框架等原因,也造成氧化铝的沉淀,这些沉淀若没有被槽内循环的铝液带出继续溶解,就会在电解槽内结成块沉积在槽底,在槽底形成壳状,若结壳太厚会影响电解槽的热平衡,使电解槽处于不平稳的工作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电解铝的电解槽中会产生沉淀形成结壳现象,若对这些壳不处理,会影响电解槽的热平衡,使电解槽处于不平稳的工作状态,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解槽结壳处理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电解槽结壳处理铲,包括直线型主杆,在主杆的下部焊接有副杆形成倒Y字形结构,主杆和副杆的端部均为圆锥型。
主杆和副杆之间的夹角为30°-45°。
主杆和副杆均由六棱钢制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杆的下部焊接有副杆形成倒Y字形结构,能够同时处理两个位置,在主杆和副杆的端部均设置为圆锥型,是为了能够刺破壳的表面,在去壳时有着力点,方便对结壳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主杆;2是副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电解槽结壳处理铲,包括直线型主杆1,在主杆1的下部焊接有副杆2形成倒Y字形结构,主杆1和副杆2的端部均为圆锥型。
主杆1和副杆2之间的夹角为30°-45°,这个角度在使用中,能够很好的传递力,而且不容易在焊接部位折断。
主杆和副杆均由六棱钢制成。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州市林丰铝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林州市林丰铝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56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