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应釜拧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5740.0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3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曹明飞;刘强;刘恩东;孙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3 | 代理人: | 刘袁君,代述波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拧紧 装置 | ||
1.一种反应釜拧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套筒;所述中套筒上端设有上套筒;所述中套筒下端设有下套筒;所述中套筒内套设有橡胶层,橡胶层的上端与上套筒固定连接,橡胶层的下端与下套筒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拧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套筒与上套筒之间设有棘轮卡位机构,中套筒与下套筒之间设有棘轮齿卡位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釜拧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套筒的下端面为棘轮齿面,下套筒的上端面为与中套筒下端面相配合的棘轮齿面,中套筒下端的棘轮齿面与下套筒上端的棘轮齿面相配合形成棘轮齿卡位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釜拧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套筒的上端面为棘轮齿面,上套筒的下部设有与中套筒上端面相配合的多个棘爪;所述中套筒上端的棘轮齿面与多个棘爪相配合形成棘轮卡位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拧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套筒与上套筒之间设有棘轮齿卡位机构,中套筒与下套筒之间设有棘轮卡位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釜拧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套筒的上端面为棘轮齿面,上套筒的下端面为与中套筒上端面相配合的棘轮齿面,中套筒上端的棘轮齿面与下套筒上端的棘轮齿面相配合形成棘轮齿卡位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釜拧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套筒的下端面为棘轮齿面,下套筒的上部设有与中套筒下端面相配合的多个棘爪;所述中套筒下端的棘轮齿面与多个棘爪相配合形成棘轮卡位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拧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筒与中套筒可上下滑动配合连接;所述上套筒与中套筒之间设有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应釜拧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筒下端为轴肩结构,中套筒的上端为轴肩结构;所述弹簧套设在上套筒的轴肩和中套筒的轴肩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拧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为橡胶筒或由多根橡胶条组成的筒状橡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未经成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57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润滑油再生用搅拌釜
- 下一篇:一种三嗪酮水解反应釜用高效出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