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用于聚酰亚胺薄膜的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7518.4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9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冰海;孙大山;李树青;商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涛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用于 聚酰亚胺 薄膜 烘干 装置 | ||
一种手持式用于聚酰亚胺薄膜的烘干装置,包括支撑杆、固定卡扣和导流扇叶;所述支撑杆与手柄螺纹紧固相连接;所述顶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卡扣;所述导流扇叶安装于排风扇内部的支撑板上,且导流扇叶与支撑板转动相连接。该手持式用于聚酰亚胺薄膜的烘干装置设有导流扇叶,导流扇叶共设置有九处,导流扇叶将聚风罩内部出吹的加热风,均匀导流至聚酰亚胺薄膜的表面,使聚酰亚胺薄膜的烘干效果更好,烘干的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用于聚酰亚胺薄膜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薄膜分为均苯型聚酰亚胺薄膜和联苯型聚酰亚胺薄膜两类。前者为美国杜邦公司产品,商品名Kapton,由均苯四甲酸酐与二氨基二苯醚制得。后者由日本宇部兴产公司生产,商品名Upilex,由联苯四甲酸二酐与二苯醚二胺 (R型)或间苯二胺(S型)制得。
本发明人在成产现场工作时发现,现有的烘干装置在使用时其存在,加热风分散不均匀,造成局部高温损坏烤焦聚酰亚胺薄膜的问题,且多为较大结构的烘干器,不能满足小规模的烘干工作。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手持式用于聚酰亚胺薄膜的烘干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用于聚酰亚胺薄膜的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加热风分散不均匀,造成局部高温损坏烤焦聚酰亚胺薄膜,多为较大结构的烘干设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用于聚酰亚胺薄膜的烘干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手持式用于聚酰亚胺薄膜的烘干装置,其中,该手持式用于聚酰亚胺薄膜的烘干装置包括有:
风筒、进风口、上盖、手柄、按钮开关、聚风罩、排风扇、支撑杆、固定卡扣和导流扇叶;
所述风筒的内部的筒壁上设置有风机,且风机的底部设置有电加热丝;所述进风口对称设置于风筒的外壁上;所述上盖设置固定于风筒的顶端;所述手柄支撑固定于上盖的顶端;所述按钮开关设置于手柄的外壁上,且其位于手柄的中间;所述聚风罩固定于风筒的底部,且其与风筒相连通;所述排风扇置于聚风罩的底部;所述支撑杆与手柄螺纹紧固相连接;顶部的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卡扣;所述导流扇叶安装于排风扇内部的支撑板上,且导流扇叶与支撑板转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扇叶共设置有九处。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为T形结构,且其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内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轴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顶紧螺丝。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卡扣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两处十字形紧固螺丝。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导流扇叶的设置,导流扇叶共设置有九处,导流扇叶将聚风罩内部出吹的加热风,均匀导流至聚酰亚胺薄膜的表面,使聚酰亚胺薄膜的烘干效果更好,烘干的效率更高。
2.本实用新型手柄关的设置,手柄为T形结构,且其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内螺纹孔,手柄垂直于烘干装置的设置,在烘干装置在贴近酰亚胺薄膜手持烘干使用时,排风扇与酰亚胺薄膜平面更容易保持垂直,使加热风最大化的垂直作用于酰亚胺薄膜表面,利于烘干作业。
3.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的设置,支撑杆的轴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顶紧螺丝,松开顶紧螺丝后支撑杆的活塞杆即可于轴套管内部自有滑动进而调节支撑杆的高度,避免因排风扇与酰亚胺薄膜距离过近,从排风扇排出的热风烤焦损坏酰亚胺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涛,未经丁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75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