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烹饪器具及电磁炉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9141.6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2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袁华庭;张明;瞿义生;金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邹秋爽 |
地址: | 43005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具主体 导磁结构 烹饪器具 本实用新型 电磁炉组件 热膨胀系数 锅体侧壁 钛合金层 导磁片 有效地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及电磁炉组件,其中,烹饪器具,包括:锅具主体,锅具主体包括锅体侧壁和锅底;导磁结构,导磁结构设置在锅底上,导磁结构包括钛或钛合金层。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锅具主体和导磁片热膨胀系数不同而导致的锅具主体破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及电磁炉组件。
背景技术
陶瓷锅具作为环保养生产品,化学性质稳定,保温效果良好,无毒无害,在使用过程中会析出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然而,由于陶瓷材料不具有磁感应功能,因此难以在电磁炉上使用。
现有技术中,直接利用电磁炉进行加热的陶瓷锅是在普通陶瓷材料的锅具底部嵌入一块圆形的、与锅具底面积相同的铁磁性薄片,使陶瓷锅可以直接置于电磁炉上,利用涡流原理对铁磁性薄板进行加热。铁磁性薄片本身自行高速发热后,再通过热传导使整个陶瓷锅受热。从而达到使陶瓷锅能够直接利用电磁炉进行加热的目的。但是,陶瓷与导磁片热膨胀系数不一样,在加热时导磁片会发生形变容易造成包裹导磁片的陶瓷层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及电磁炉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锅具主体和导磁片热膨胀系数不同而导致的锅具主体破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具主体,锅具主体包括锅体侧壁和锅底;导磁结构,导磁结构设置在锅底上,导磁结构包括钛或钛合金。
进一步地,钛或钛合金层为网状结构,钛或钛合金层具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网孔。
进一步地,在钛或钛合金层的任意横截面表面上,网孔的面积占整个钛或钛合金的横截面积的10%至75%。
进一步地,钛或钛合金层的厚度在0.1mm至0.6mm之间。
进一步地,锅具主体由陶瓷、玻璃或者石材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导磁结构还包括不锈钢层和/或碳钢层和/或铁镍合金层。
进一步地,导磁结构的表面为粗化处理表面以使导磁结构和锅具主体的结合牢固。
进一步地,导磁结构位于锅底的外底面、锅底的内底面或锅底的内部。
进一步地,导磁结构设置在锅具主体的内底面时,导磁结构与食物接触的表面进行防腐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磁炉组件,包括电磁炉和烹饪器具,烹饪器具为上述的烹饪器具。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烹饪器具放置在电磁炉上加热的时候,导磁结构和锅具主体的材料不同,进而导磁结构和锅具主体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导磁结构具有贯穿导磁结构的上下表面的多个通孔,这样当导磁结构和锅具主体在膨胀量不同的时候,通过多个通孔可以调整由于导磁结构和锅具主体的膨胀量的不同,这样就不会出现由于导磁结构和锅具主体的膨胀量不同而导致的锅具主体的破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锅具主体和导磁结构热膨胀系数不同而导致的锅具主体破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一的导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91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加热烹饪协同物而烹饪食物的家电设备
- 下一篇:用于电磁炉的锅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