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给水加热器中具有整流结构的纵向流过热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0025.6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3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余雏麟;曾金辉;杨威;季敏东;邓科;王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32 | 分类号: | F22D1/32;F28F9/2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钟莹洁,钱成岑 |
地址: | 643001 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给水 加热器 具有 整流 结构 纵向 流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给水加热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高压给水加热器中具有整流结构的纵向流过热段结构。
背景技术
卧式U形管高压给水加热器是提高电站经济性的重要换热设备。电站中普遍采用的高压给水加热器是一种利用壳程温度较高的过热蒸汽来加热管程温度较低的给水的U形管壳式换热器,其根据传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过热段、饱和段和疏冷段。目前,高压给水加热器的过热段中普遍采用外包壳和顶板组成的闭合结构以防止蒸汽对U形换热管的直接冲刷,在过热段中一般采用单弓形折流板以加强流体的湍流程度,强化过热段中流体间的换热效果。
但是,当采用外包壳、顶板和单弓形折流板的传统过热段结构时,一方面蒸汽通过外包壳和顶板进入过热段时的流体流速很高,对U形换热管有很强的冲刷减薄效应;另一方面,过热蒸汽横向冲刷U形换热管并在折流板的作用下呈Z字形流动,不仅压降较大而且横掠流速较高,容易引起U形换热管冲刷磨损,并且极高的蒸汽流速还容易导致U形换热管发生流体诱发振动,导致U形换热管发生疲劳振动磨损。
因此,在上述两方面不良影响的联合作用下,U形换热管极易爆管,导致高加解列并影响整个机组的经济运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 减低换热管爆管风险、减少流动死区并有效提高设备经济性、安全性的纵向流过热段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给水加热器中具有整流结构的纵向流过热段结构,所述纵向流过热段结构包括设置在过热段蒸汽进口处的整流板和间隔地设置在过热段中的若干块异型孔板,其中,
所述整流板与外包壳之间形成蒸汽缓冲腔体并且所述蒸汽缓冲腔体通过整流板上的若干个整流孔与过热段连通;
所述异型孔板竖直地设置在所述过热段中并且其上均布有若干个流通孔,U形换热管穿过所述流通孔实现支撑并且U形换热管与流通孔之间形成有蒸汽流通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高压给水加热器中具有整流结构的纵向流过热段结构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整流板的若干个整流孔均匀地布置在整流板的同一侧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高压给水加热器中具有整流结构的纵向流过热段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孔为长方形孔、椭圆形孔或圆形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高压给水加热器中具有整流结构的纵向流过热段结构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异型孔板通过拉杆固定在过热段底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高压给水加热器中具有整流结构的纵向流过热段结构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异型孔板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连接拉杆的拉杆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高压给水加热器中具有整流结构的纵向流过热段结构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流通孔为正方形孔并且所述正方形孔的边长大于U形换热管的外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高压给水加热器中具有整流结构的纵向流过热段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相邻异型孔板之间的间距为110~150mm。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将蒸汽进口改进为具有整流效果的新型结构,能使流体在过热段进口处的流动更加平缓,缓解蒸汽对管束的冲刷;另一方面采用异型孔板,不仅避免了弓形折流板缺口处无支撑跨距较大固有频率较低容易发生流体诱发振动的问题,并且流体流经流通孔时产生射流,能够强化传热、减少过热段的传热死区并减少设备的结垢,从而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高压给水加热器中具有整流结构的纵向流过热段结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沿着图1中A-A线的剖视图(未示出全部组件)。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高压给水加热器中具有整流结构的纵向流过热段结构中整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高压给水加热器中具有整流结构的纵向流过热段结构中整流板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高压给水加热器中具有整流结构的纵向流过热段结构中异型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B示出了图4A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密封板、2-定距管、3-蒸汽入口套管、4-异型孔板、5-遮热板、6-管板、7-外包壳、8-整流板、9-过热段底板、10-整流孔、11-流通孔、12-拉杆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00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汽发生器双启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发电气化气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