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盖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0760.7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9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姚宇;于涵;于波;李瑞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舱盖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相关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结构安装方便牢固的汽车发动机舱盖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舱盖密封系统,具有防水、密封、隔离、减震、降噪等重要作用。发动机舱盖密封系统的设计应满足法规要求,同时满足NVH要求。
汽车发动机舱盖后部是整个发动机舱盖的重要密封位置,此位置中间部分为发盖后密封条,两端多数布置发动机舱盖密封块,增强密封性能。发动机舱盖密封块的下部与车身配合,上部与发舱盖内板配合,两侧一端与发舱盖后密封条及风挡进气格栅配合,另一端与翼子板配合。
目前发舱盖密封块的安装固定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两端插入式固定方式,具体实施方案是将发舱盖密封块两端的周边设计出适合发舱盖密封块安装的豁口,发舱盖密封块两端安装到豁口内被固定,此种安装方式易受空间和布置影响,不易实施。第二种采用在发舱盖密封块底部粘贴丁基胶带,通过丁基胶带将发舱盖密封块固定在车身上,此种方式增加安装工作量,且丁基胶易污染周边,造成整体不美观缺陷,丁基胶经雨水冲击粘性降低会导致发舱盖密封块脱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施简单且安装方便牢固的汽车发动机舱盖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盖密封结构,它包括有发舱盖密封块,发盖内板,翼子板,带有前轮罩加强件的前轮罩前板,前减震器座,风挡进气格栅及发舱盖后密封条,其特征在于:在靠近车身翼子板的发舱盖密封块外端上内置有扣钉,该扣钉与车身翼子板固定连接;在发舱盖密封块内端与风挡进气格栅相接触的部位上设置有防止安装后的发舱盖密封块转动的限位挡板;在发舱盖密封块内端还设置有发舱盖安装柱,该发舱盖安装柱与相邻发舱盖后密封条插接配合。
本新型由于在发舱盖密封块增加内置塑料扣钉,发舱盖密封块通过内置塑料扣钉固定在车身翼子板上,为防止发舱盖密封块转动,在距离塑料扣钉较远一端的风挡进气格栅上设计出挡板结构,防止发舱盖密封块转动。此种结构可将发舱盖密封块牢固的安装在车身上。此方案不受布置影响且容易实施。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发舱盖密封块和塑料扣钉设计为一体,扣钉埋入发舱盖密封块部分的截面做成“工”字形结构,确保塑料扣钉与发舱盖密封块连接牢固,发舱盖密封块与车身之间采用扣钉固定。安装方便牢固。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发舱盖密封块与相邻的发舱盖后密封条插接配合,弱化配合处缝隙。提高整体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发舱盖密封块和塑料扣钉设计为一体,无扣钉帽外露,且塑料扣钉固定方式可避免使用丁基胶带,防止胶带污染车身。产品整体美观且安装操作方便。符合批量生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图1中的A向放大示意简视图。
图中主要部件标示如下:1为发舱盖密封块,1-1为发舱盖密封块本体,1-2为塑料扣钉,1-2为安装柱;2为发盖内板,3为车身翼子板,4为发舱盖后密封条,5为风挡进气格栅,5-1为限位挡板;6为前减震器座,7为前轮罩加强件,8为前轮罩前板,9为发盖外板。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图中的1为发舱盖密封块,2为发盖内板,3为翼子板,以及带有前轮罩加强件7的前轮罩前板8,前减震器座6,风挡进气格栅5及发舱盖后密封条4;在靠近车身翼子板3的发舱盖密封块1外端上内置有塑料扣钉1-2,该塑料扣钉1-2与车身翼子板3固定连接;在发舱盖密封块内端与风挡进气格栅5相接触的部位上设置有防止安装后的发舱盖密封块转动的限位挡板5-1;在发舱盖密封块内端还设置有发舱盖安装柱1-3,该发舱盖安装柱1-3与相邻的发舱盖后密封条4插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是在发舱盖后部的两端均布置有发舱盖密封块,该密封块下部与前减震器座6,前轮罩加强件7及前轮罩前板8匹配,上部与发盖内板2配合,Y向一侧与发舱盖后密封条4及风挡进气格栅5配合,另一侧与翼子板3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07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B柱及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碳纤维仪表板以及具有它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