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膜净化处理的二次供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0789.5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2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冉茂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清源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7/07 | 分类号: | E03B7/0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5 | 代理人: | 蔡国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净化 处理 二次 供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次供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膜净化处理的二次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自来水在自来水厂经过处理,其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标准,然后从自来水厂生产出来进入市政供水管网,从而输送至各个生活区的二次供水系统中的水箱中。在这个过程中,自来水会经过很多不同时期修建的管网系统或在管网系统中有较长的停留时间,这样会造成自来水的水质发生变化,再通过二次供水系统把这样的水送到用户,这样就使得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用户就可能饮用不达标水质的自来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膜净化处理的二次供水系统,可以提高水质,保证饮水安全。
为实现该目的,提供了一种基于膜净化处理的二次供水系统,包括支架、设置于支架上的进水管、出水管和排污管;还包括设置于支架上的超滤膜组和控制装置、设置于进水管上的第一电动阀、设置于出水管上的第二电动阀,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信号连接,所述超滤膜组的进水端与进水管连接,超滤膜组的出水端与出水管连接,超滤膜组的排污端与排污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超滤膜组包括至少两台超滤膜装置,所述各超滤膜装置的进水端通过管件与进水管连接,所述各超滤膜装置的出水端通过管件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各超滤膜装置的排出端通过管件与排污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各超滤膜装置并排与支架两侧。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设置于控制箱上的显示模块和设置于控制箱内的PLC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与PLC模块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箱上还设置有指示灯、控制开关、调节旋钮和急停开关。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管压力传感器并且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管压力传感器,所述进水管压力传感器和出水管压力传感器分别与PLC模块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上还设置有增压装置并且增压装置设置于超滤膜组与出水管压力传感器之间,所述增压装置与PLC模块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PLC模块通过一继电器与增压装置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三电动阀和排污管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电动阀和排污管压力传感器分别与PLC模块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与管网水管连接端设置有第一手动阀并且出水管与二次水管连接端设置有有第二手动阀,所述排污管与外部排污管连接端设置有第三手动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水管和出水管间设置超滤膜组并且通过控制装置对系统进行控制,可以提高水质,保证饮水安全。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分别在进水管、出水管和排污管上设置电动阀,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对对超滤膜组保护进行。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对进出水管水压进行监控,并且通过在出水管设置增压装置能够对二次供水压力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任何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膜净化处理的二次供水系统,包括支架1、设置于支架1上的进水管2、出水管3和排污管13;还包括设置于支架1上的超滤膜组4和控制装置5、设置于进水管2上的第一电动阀6、设置于出水管3上的第二电动阀7,控制装置5分别与第一电动阀6和第二电动阀7信号连接,超滤膜组4的进水端与进水管2连接,超滤膜组4的出水端与出水管3连接,超滤膜组4的排污端与排污管13连接。
控制装置5包括控制箱51、设置于控制箱51上的显示模块52和设置于控制箱51内的PLC模块,显示模块52、第一电动阀6和第二电动阀7与PLC模块信号连接。控制箱51上还设置有指示灯53、控制开关(54)、调节旋钮56和急停开关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清源泵业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清源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07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级KYC节能型逐级叠压供水设备
- 下一篇:一种恒压变频供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