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给水治水用电控阀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1684.1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8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坤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九华山路99***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给水 治水 用电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给水治水用电控阀门。
背景技术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阀门根据材质还分为铸铁阀门、铸钢阀门、不锈钢阀门、铬钼钢阀门、铬钼钒钢阀门、双相钢阀门、塑料阀门、非标订制等阀门材质,传统的阀门,灵敏度不高,阀门的关闭与打开操作用时过长,降低工作效率的同时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给水治水用电控阀门,解决了阀门灵敏度不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给水治水用电控阀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块,所述外壳的两侧且位于橡胶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通管,所述橡胶块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端贯穿外壳的顶部并延伸至外壳的外部,所述导向杆的表面套设有与通管配合设置的水塞,所述水塞的顶部通过受力弹簧与外壳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受力弹簧环绕设置于导向杆的表面,所述水塞的顶部镶嵌有永磁体,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保护壳的内腔设置有与永磁体配合设置的线圈块,所述橡胶块上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的内腔设置有定位块,所述水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杆,所述金属杆的底端依次贯穿槽口的顶部、定位块、槽口的底部和外壳的底部并延伸至外壳的外部,所述控制器与线圈块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线圈块通电后产生的磁场方向与永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水塞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橡胶块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卡块配合设置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金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通管位于外壳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通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透水网板。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给水治水用电控阀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给水治水用电控阀门,通过通管的改良,以及橡胶块、导向杆、水塞、永磁体和线圈块等部件的配合使用,增加了电控阀门的灵敏度,缩短了阀门关闭与打开操作的用时,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橡胶块、3通管、31透水网板、32管体、4导向杆、5水塞、6受力弹簧、7永磁体、8保护壳、9控制器、10线圈块、11槽口、12定位块、13金属杆、14卡块、15卡槽、16把手、17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坤,未经张建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16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阀
- 下一篇:一种直通式混合进气的内导向燃气喷射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