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产捕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2011.8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9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戴远棠;李正红;张德权;钟岸堂;李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源县李竹园种养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9/10 | 分类号: | A01K6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59 | 代理人: | 罗丹 |
地址: | 517500 广东省河源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捕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产捕捞装置,属于水产捕捞领域。
背景技术
水产捕捞是使用捕捞工具捕获经济水生动物的生产活动,是水产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占地球表面积约2/3的海洋历来是捕捞的主要场所,世界海洋捕捞产量一般占总渔获量的90%左右,内陆水域捕捞量占10%左右,海洋捕捞可分为沿岸、近海和远洋(包括外海)作业,沿岸、近海水域水生动物资源丰富,单位渔获量较高,远洋捕捞离基地远,捕捞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资源密度较小,生产成本较高,因此,世界各国的捕捞量主要来自沿岸和近海,内陆水域捕捞以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中自然生长和人工放养的水生动物为对象,由于水域和捕捞规模较小,多使用种类繁多的小型渔具生产。
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为201620551798.3的一种水产捕捞装置,该实用新型的水产捕捞装置可进行更多水产捕捞,同时带有配重装置,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包括框体,框体的侧壁由网板构成,框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框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框体为两组,还包括上连接柱、下连接柱和螺纹管,还包括配重管、连接架、挡盖、配重块和双扭弹簧,配重管通过连接架与第二组框体的底端连接,配重块位于配重管内,挡盖安装在配重管的底端,并且挡盖封堵住配重管底端管口,双扭弹簧的一端与挡盖连接,双扭弹簧的另一端与配重管内侧壁连接,但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结束后只能将伸缩杆缩小,占用空间大,无法折叠起来,装置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产捕捞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结束后只能将伸缩杆缩小,占用空间大,无法折叠起来,装置实用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产捕捞装置,其结构包括手柄套、固定杆、调节块、伸缩杆、折叠装置、钢圈、打捞网、连接架,所述固定杆左端固定设有手柄套,所述手柄套与固定杆过盈配合,所述固定杆通过调节块与伸缩杆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固定设于折叠装置左侧,所述折叠装置通过连接架与钢圈固定连接,所述打捞网设于钢圈下方并与钢圈固定连接,所述折叠装置包括连接孔、固定螺栓、第一折叠块、转轴、第二折叠块,所述连接孔设于第一折叠块、第二折叠块内侧,所述固定螺栓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折叠块、第二折叠块上方,所述第一折叠块通过转轴与第二折叠块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孔与伸缩杆过度配合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块包括第一调节块、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固定设于第二调节块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设有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设于第二伸缩杆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为圆柱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套设有1个。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为铝合金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钢圈为直径20-30CM的圆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水产捕捞装置通过设有折叠装置,在使用结束后可以直接将伸缩杆缩小并折叠起来,减小占用空间,方便携带,提高装置实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产捕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手柄套-1、固定杆-2、调节块-3、伸缩杆-4、折叠装置-5、钢圈-6、打捞网-7、连接架-8、第一调节块-301、第二调节块-302、第一伸缩杆-401、第二伸缩杆-402、连接孔-501、固定螺栓-502、第一折叠块-503、转轴-504、第二折叠块-5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源县李竹园种养专业合作社,未经东源县李竹园种养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20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