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缆管道封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2167.6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8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高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优科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6 | 分类号: | H02G9/06;H02G15/013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100 | 代理人: | 吴泽燊 |
地址: | 528322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管道 封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堵装置,属于电力管道设备封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线缆管道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地下管道线路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快,这些管道线路承担一个城市电力和信息传送的重要任务,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但是,由于这些管道线路铺设于地面以下,容易发生管道渗水或小动物进入,从而造成对管道线路的侵害,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所以需要对线路管道进行封堵。现有技术中,一种常用的封堵方式是采用充气囊的结构方式,在管道两端口利用充气膨胀的充气囊封堵住管道端口,这种结构方式虽然能够降低小动物进入和管道灌水的发生频率,但是由于充气囊自身的结构缺陷,导致这种封堵效果仍然有待提高,更为重要的是现有的充气囊结构使用寿命短,需要经常更换维护,提高了维护成本。本领域还有一些其它结构方式的封堵装置,但是基本都存在封堵效果不佳和零部件复杂,操作不便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与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线缆管道封堵装置,该封堵装置能够根据不同线缆不同线径进行匹配,封堵效果强,操作方便快速,使用寿命长,成本低。
为了能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线缆管道封堵装置,包括有柔性封堵组件和挤压锁紧组件,所述柔性封堵组件包括有对接的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该第一封堵件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外壁内部空间从其底部向开口方向围绕其轴心延伸设置有若干间隔布置的第一环状内壁,该第二封堵件为扣合在筒状结构开口位置的盖板结构,盖板结构的内端面围绕其轴心延伸设置有若干与第一环状内壁交错布置的第二环状内壁;所述挤压锁紧组件包括有位于柔性封堵组件上、下两端面的上挤压连接板和下挤压连接板及夹持锁紧上挤压连接板、柔性封堵组件及下挤压连接板的螺栓连接件。
进一步,所述第一封堵件的筒状结构外底面设置有若干第一环形凹位,每一第一环形凹位对应筒状结构内底面相邻两第一环状内壁之间的间隙空间;所述第二封堵件的盖板结构外端面设置有若干第二环形凹位,每一第二环形凹位对应盖板结构内端面相邻两第二环状内壁之间的间隙空间。
进一步,所述柔性封堵组件于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的对应位置从外壁向轴心位置开设有一缺口槽。
进一步,所述挤压锁紧组件包括有两个弧形结构的上挤压连接板和两个弧形结构的下挤压连接板,每一挤压连接板均设置有若干供螺栓连接件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柔性封堵组件的第一封堵件外壁采用加厚结构,外壁沿中轴线方向设置有若干与挤压锁紧组件通孔对应的槽道,外壁的上、下端面于缺口槽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销柱。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改进结构的封堵器,通过切割掉第一环状内壁和第二环状内壁,可以适应不同线缆不同线径的封堵需求,封堵效果强,操作方便容易,使用寿命长,有效降低维护成本和维护频率。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实用新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封堵件的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第二封堵件的内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上挤压连接板或下挤压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线缆管道封堵装置,包括有柔性封堵组件1和挤压锁紧组件2。
上述柔性封堵组件1包括有对接的第一封堵件11和第二封堵件12,第一封堵件111和第二封堵件121的对应位置从外壁向轴心位置开设有一缺口槽 12、22。其中:该第一封堵件11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外壁112 内部空间从其底部向开口方向围绕其轴心延伸设置有若干间隔布置的第一环状内壁113,该第二封堵件12为扣合在筒状结构开口位置的盖板结构,盖板结构的内端面围绕其轴心延伸设置有若干与第一环状内壁交错布置的第二环状内壁1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优科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优科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21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