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冷却消音功能的离心式鼓风机机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2226.X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8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林玉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玉灿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7/00;F04D29/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冷却 消音 功能 离心 鼓风机 机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冷却消音功能的离心式鼓风机机柜,属于离心式鼓风机机柜领域。
背景技术
离心式鼓风机应用于环保、制造工业等行业中,为生产过程输送空气介质,但离心式鼓风机在运行的时候噪声很大,而且鼓风必须要有进气,则机柜上必须开设有进气口,进气流量越大进气口就越大,但开设进气口会导致噪声外漏,造成噪声污染,因此必须要消音以防噪声从进气口传出,但由于离心式鼓风机的流量较大,则进气口较大,漏音严重,因此离心式鼓风机的进气消音一直是一个问题。
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为CN201410536273.8的一种具有冷却消音功能的离心式鼓风机机柜,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冷却消音功能的离心式鼓风机机柜及其冷却消音方法,其属于离心式鼓风机领域。本发明具有冷却消音功能的离心式鼓风机机柜中整个空气流道呈现“S”型,流道表面贴有消音棉,主机发出的噪声在“S”型流道表面经多次反射被吸收,增强了消音效果;同时离心式鼓风机所吸的气体从中板的通孔进入后直接吹到主机机身上,增强了主机的冷却效果,降低了主机的工作温度。但是,现有技术设备不具有调节风速的装置,能够根据需要将风速调到想要的大小,提高机械设备的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冷却消音功能的离心式鼓风机机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不具有调节风速的装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冷却消音功能的离心式鼓风机机柜,其结构包括支架、连接板、机壳、滚筒、减速器,所述支架焊接于连接板两端,所述连接板垂直焊接于支架之间,所述机壳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支架上,所述滚筒焊接于机壳内部,所述减速器通过减速轴连接于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板设有安装座、固定装置,所述安装座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连接板上,所述固定装置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连接板上;所述机壳设有挡板、安装板,所述挡板焊接于安装板之间,所述安装板焊接于支架上;所述滚筒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轴圈连接于安装座与减速轴之间;所述减速器设有外壳、保护罩、减速轴、肋板、底板,所述外壳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保护罩背面,所述保护罩焊接于底板上方,所述减速轴嵌设于保护罩侧面,所述肋板焊接于保护罩与底板之间,所述底板垂直焊接于肋板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设有支撑板、固定板,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支架上,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为矩形结构,所述支架由角铁垂直焊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为矩形结构,支撑板设有连接孔、安装孔,所述连接孔嵌设于支撑板上方,所述安装孔嵌设于支撑板底部,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栓贯穿安装孔铆合连接于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为矩形结构,所述固定板垂直焊接于支架上,固定板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嵌设于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贯穿安装孔铆合连接于支撑板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为矩形结构,安装板垂直焊接在一起,所述安装板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均匀等距分布于安装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为矩形结构,底板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嵌设于底板两端,所述安装孔设有旋转螺纹,所述旋转螺纹嵌设于安装孔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一种降减速器,能够根据需要将风速调到想要的大小,提高机械设备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冷却消音功能的离心式鼓风机机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架-1、连接板-2、机壳-3、滚筒-4、减速器-5、支撑板-10、固定板-11、安装座-20、固定装置-21、挡板-30、安装板-31、连接杆-40、外壳-50、保护罩-51、减速轴-52、肋板-53、底板-5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玉灿,未经林玉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22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