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新型除沫器的填料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4859.4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2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胡娅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娅婷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新型 填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新型除沫器的填料塔。
背景技术
填料塔是塔设备的一种。塔内填充适当高度的填料,以增加两种流体间的接触表面。例如应用于气体吸收时,液体由塔的上部通过分布器进入,沿填料表面下降。气体则由塔的下部通过填料孔隙逆流而上,与液体密切接触而相互作用。结构较简单,检修较方便。广泛应用于气体吸收、蒸馏、萃取等操作。
除沫器用于分离塔中气体夹带的液滴,以保证有传质效率,降低有价值的物料损失和改善塔后压缩机的操作,降低含水量,延长压缩机的寿命,一般多在塔顶设置除沫器。当带有雾沫的气体以一定速度上升通过丝网时,由于雾沫上升的惯性作用,雾沫与丝网细丝相碰撞而被附着在细丝表面上。细丝表面上雾沫的扩散、雾沫的重力沉降,使雾沫形成较大的液滴沿着细丝流至两根丝的交接点。细丝的可润湿性、液体的表面张力及细丝的毛细管作用,使得液滴越来越大,直到聚集的液滴大到其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滴就从细丝上分离下落。气体通过丝网除沫器后,基本上不含雾沫。分离气体中的雾沫,以改善操作条件,优化工艺指标,减少设备腐蚀,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增加处理量及回收有价值的物料,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等。但是,在分离气体中的雾沫的过程中,雾沫凝结成的液滴过程中吸附在丝网上需凝结至较大体积才能从丝网上落下,这个过程中液滴会对丝网造成堵塞,降低丝网与气体的有效接触面积,削弱除沫器的除雾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新型除沫器的填料塔,可将除沫器上的液滴及时甩出,削弱液滴对丝网的堵塞作用,提高丝网与气体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强除沫器的除雾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新型除沫器的填料塔,包括外筒、填料层、液体分布器、防壁流圈和除沫器,所述除沫器轴向上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中部设有轴承,下端设有第一锥形齿,所述第一转轴贯穿固定座并通过轴承抵接在固定座上,所述外筒侧壁贯穿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位于外筒内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形齿啮合的第二锥形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转轴上的第二锥形齿啮合第一转轴的第一锥形齿,使第二转轴转动时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沿除沫器的轴线连接于除沫器上,从而第一转轴带动除沫器转动。除沫器的转动一方面提高了雾沫与丝网的接触效率,另一方面使丝网上的液滴产生离心力,相对于液滴的自然下落,转动的丝网上的液滴更容易下落,使丝网与雾沫保持较大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除沫器包括支撑圈和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多孔格栅板,所述多孔格栅板内的每个孔内都设有丝网块,所述多孔格栅板上下设有格栅盖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格栅板将支撑圈分隔成多个孔,并在每个孔内设有丝网块,从而避免了液滴在整个丝网中流动造成丝网内的液体分布不均而削弱丝网块对雾沫的除沫效率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圈的外径小于所述外筒的内径,所述支撑圈外壁与外筒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空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圈的外径小于外筒的内径,使支撑圈在转动时不会与外筒接触,从而减小了支撑圈转动的阻力。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内壁位于支撑圈下方设有用于遮挡环形空隙的环形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雾沫可从支撑圈与外筒内壁形成的环形空隙流出,固在外筒内壁位于支撑圈的下方设有环形挡块,从而对环形空隙进行遮挡,一定程度上减少雾沫从环形空隙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杆和用于抵接轴承的底座,所述固定杆一端固定于外筒内壁另一端固定位于外筒轴心的底座,所述固定杆朝外筒轴心斜向上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筒内壁径向设置的固定杆对底座进行固定,并且固定杆朝外筒轴心向上倾斜设置,使底座固定更加牢固,底座上的轴承对第一转轴轴向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防壁流圈位于相临两个填料层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相邻两个填料层之间的包括壁流的液体通过防壁流圈在下方填料层分布更加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下部侧壁设有气体进口,外筒顶部设有气体出口,外筒上部侧壁设有液体进口,外筒的底部设有液体出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体从外筒下部侧壁气体进口进入并从外筒顶部气体出口排出,液体从外筒上部侧壁液体进口流入并流入外筒底部液体出口,在这个过程中,气体与分布于填料层上的液体密切接触进行传质,从而吸收气体中的杂质。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分布器位于液体进口与外筒内最上方的填料层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娅婷,未经胡娅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48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贫液再生度的合成氨脱碳系统
- 下一篇:制碱用氢气干燥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