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水处理加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6567.4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6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峰;张忠南;万俊凤;卜庆东;刘洪财;董岩;郝帅;罗中文;李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营口润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66 | 分类号: | C02F1/66;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5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水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酚醛树脂的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水处理加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酚醛树脂以其独特的耐高温性能及良好的电绝缘性能,仍然被广泛用于某些耐火材料及电工材料的生产制造。酚醛树脂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浓度含酚废水,由于酚是一种具有高毒强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它对绝大多数生物均有极强的毒性,能引起蛋白质变性、凝固,最终导致生物体组织衰竭,直至死亡。因此,这些废水如果不加处理就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将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美国国家环保局已将酚及其化合物列入129种优先控制的污染物之一,我国的水污染控制工作也把含酚废水的处理列为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酚醛树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含酚废水的处理看似简单,实际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由于废水中除了含有高浓度的酚外,还含有大量的小分子酚醛树脂及甲醛等其它物质,含酚废水的水溶性小分子酚醛树脂具有不稳定性,通过加入适量的催化剂搅拌后,在静置条件下这些小分子将继续增大并与周围分子聚集,形成大的不溶于水的树脂液滴而沉降于水底并形成树脂,树脂回收后可以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树脂回收率、提高加药精度的智能水处理加药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水处理加药设备,包括药罐、支架、加料管、计量泵和PLC智能控制器,所述药罐安装在支架上,药罐顶部通过管道与计量泵一端相连通,计量泵另一端与加料管一端相连通,支架上设有PLC智能控制器,PLC智能控制器与计量泵相连接;所述PLC智能控制器表面设有显示屏和开关、设定、制动按键,PLC智能控制器内部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蓝牙接收器,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与数据存储模块和蓝牙接收器相连接。
该设备还包括反应罐,以及反应罐内的粘稠度传感器,粘稠度传感器内设有蓝牙发送器。
所述蓝牙发送器与蓝牙接收器相通讯。
所述加料管另一端伸入反应罐内,此端加料管的端部设有环形管。
所述环形管水平设置,环形管底面上设有多个出料孔。
所述环形管的中心轴与加料管的中心轴相垂直。
所述出料孔为圆形结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科学实用等特点,利用PLC智能控制器实现了水处理加药过程进行智能化控制,PLC智能控制器和粘稠度传感器有效的控制了反应罐内药剂量,有效的提高了加药精度,同时也提高了树脂回收精度,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
2)本实用新型加料管和环形管的配合有效的分散了药剂喷洒,进而提高药剂和废水的中和,避免了反应不全;
3)本实用新型蓝牙无线传输有效的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避免了因线路传输的不及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1—药罐 2—支架 3—加料管 4—计量泵 5—PLC智能控制器 6—显示屏 7—开关、设定、制动按键 8—反应罐 9—粘稠度传感器 10—环形管 11—出料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水处理加药设备,包括药罐1、支架2、加料管3、计量泵4和PLC智能控制器5,所述药罐1安装在支架2上,药罐1顶部通过管道与计量泵4一端相连通,计量泵4 另一端与加料管3一端相连通,支架2上设有PLC智能控制器5,PLC智能控制器5与计量泵4相连接;所述PLC智能控制器5表面设有显示屏6和开关、设定、制动按键7,PLC智能控制器5内部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蓝牙接收器,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与数据存储模块和蓝牙接收器相连接;该设备还包括反应罐8,以及反应罐8内的粘稠度传感器9,粘稠度传感器9内设有蓝牙发送器;所述蓝牙发送器与蓝牙接收器相通讯;所述加料管3另一端伸入反应罐8内,此端加料管3的端部设有环形管10;所述环形管10水平设置,环形管10底面上设有多个出料孔 11;所述环形管10的中心轴与加料管3的中心轴相垂直;所述出料孔11为圆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营口润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营口润达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65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水处理系统药剂加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硫氰废水的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