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短暂高温经济型冷却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8887.3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4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戴聪;傅立新;汪迪文;吴加胜;陈善齐;采振东;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元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8F25/00;F28F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冯晓欣 |
地址: | 414600 湖南省岳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暂 高温 经济型 冷却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短暂高温经济型冷却塔。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用于对被冷却设备进行直接冷却,但是被冷却的机械设备初运行时及运行过程中经常会有短暂的高温,冷却水能达到80℃以上,超过了冷却塔中PVC薄膜填料的极限耐温。如直接淋在冷却塔的PVC薄膜填料上,则会造成薄膜填料软化倾倒,从而使薄膜填料在遭到短暂高温后软化而无法恢复原状,从而无法再在PVC薄膜填料上淋水形成水的薄膜,冷却塔失去作用。
如图1所示,为避免短暂高温的冷却水直接淋在冷却塔薄膜填料上,现有方法一般是在冷却水管1的出口设立一个足够大的水池14,水池呈敞开式,有利于散热,高温工艺水经水泵和冷却水管1先注入水池一端,通过敞开式自然散热,使80℃以上的高温水经过水池自然蒸发冷却降低,再从水池另一端,再用另一个水泵13将水经上引水管15抽入冷却塔进行布水。该方案需要增加一个较大的敞开式水池,以便通过水池表面的蒸发散热先初步降低高温水,水池的增加,以及多增加了一台水泵13及管道将水抽入冷却塔,使投资成本大大增加。而且因为敞开式水池14没有辅助通风设施,并且表面水没有快速流动,散热速度低,在工艺上对冷却速度如有较高要求时,需要将水池的面积做到足够大,保证冷却塔进水低于PVC的耐高温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耐短暂高温经济型冷却塔,它能避免短暂高温冷却水对冷却塔内的PVC薄膜填料的破坏,造价低,并能实现自动温控,操作简单,运行方便。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短暂高温经济型冷却塔,它包括冷却塔体9及其顶端的重力布水池7连接的上引水管15;所述冷却塔体9底部的蓄水盆10通过进水支管5连接下引水管12;所述上引水管15通过第一电动阀门3连接冷却水管1;所述下引水管12通过第二电动阀门4连接冷却水管1;所述冷却水管1内设置温度传感器2。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支管5的出口沿蓄水盆10内壁相切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盆10包括上端的上连接腔101,下端的下旋转腔102,底端的底排水腔103;所述下旋转腔102内壁为圆形;所述进水支管5至少设置有两根;所述进水支管5出口沿下旋转腔102内壁相切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下旋转腔102底部为圆锥形。
进一步的,所述下旋转腔102内均匀呈环形设置有弧形的散热片104。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104上均匀设置有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调节低温冷却水和高温冷却水的冷却路线,即实现了对工艺设备的正常降温冷却作用,同时又能防止高温冷却水对冷却塔薄膜填料的损伤,保证了冷却塔的正常运行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冷却塔中低高温冷却水的冷却路线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高温冷却水的冷却路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低温冷却水的冷却路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蓄水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蓄水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水管;2、温度传感器;3、第一电动阀门;4、第二电动阀门;5、进水支管;6、薄膜填料;7、重力布水池;8、风机;9、冷却塔体;10、蓄水盆;11、冷却塔出水管;12、下引水管;13、水泵;14、水池;15、上引水管;101、上连接腔;102、下旋转腔;103、底排水腔;104、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一种耐短暂高温经济型冷却塔,它包括冷却塔体9及其顶端的重力布水池7连接的上引水管15;所述冷却塔体9底部的蓄水盆10通过进水支管5连接下引水管12;所述上引水管15通过第一电动阀门3连接冷却水管1;所述下引水管12通过第二电动阀门4连接冷却水管1;所述冷却水管1内设置温度传感器2。
优选的,所述进水支管5的出口沿蓄水盆10内壁相切设置。可有效促使从进水支管5流入蓄水盆10内的水呈漩涡状流动,提高散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元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元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88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然通风空冷塔
- 下一篇: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落水消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