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胡蜂笼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9417.9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2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廖箕禄;邓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月明胡蜂家庭农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65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胡蜂 笼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胡蜂笼子,包括第一倒吸罩和中空的主体,第一倒吸罩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的圆台形网状体,第一倒吸罩的底部的开口与主体的开口对接。本实用新型的胡蜂笼子大大方便了养殖户转移胡蜂的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主体上设置第二倒吸罩方便养殖户将胡蜂一只一只地放入笼子内;设置塞子可防止胡蜂飞出,设置绳链可以防止塞子意外丢失;设置提手或挂链方便用户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胡蜂养殖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胡蜂笼子。
背景技术
养殖户在养殖胡蜂时,常常需要将胡蜂从一个养殖箱转移到另一个养殖箱中,在这个转移的过程中,需要一个胡蜂的转移容器。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箱子来转移胡蜂,在转移的过程中,需要人工一只一只地将胡蜂抓到箱子内,效率极其低下,而且需要经常开合箱子的盖板以放入胡蜂,使用极其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装卸胡蜂的胡蜂笼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胡蜂笼子,包括第一倒吸罩和一端开口的中空的主体,第一倒吸罩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的圆台形网状体,第一倒吸罩的底部的开口与主体的开口对接,且第一倒吸罩与主体可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胡蜂笼子,包括两个第一倒吸罩和一个两端开口的中空的主体,第一倒吸罩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的圆台形网状体,主体的端部分别与第一倒吸罩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主体的开口与第一倒吸罩底部的开口对接;其中,一个第一倒吸罩的顶部开口位于主体外,另一个第一倒吸罩的顶部开口位于主体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倒吸罩,第二倒吸罩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的圆台形网状体,主体的侧壁上设有通孔,第二倒吸罩固定在主体上且第二倒吸罩的顶部开口与所述通孔对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阻塞第二倒吸罩顶部开口的第二塞子。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为网状圆柱体。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材质为铁丝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倒吸罩的材质为塑胶。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阻塞第一倒吸罩顶部开口的第一塞子。
进一步的,第一塞子通过绳链连接到主体或第一倒吸罩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主体上的提手或挂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内缩到主体内的第一倒吸罩扣在胡蜂的上方,胡蜂会自行飞进主体内,大大方便了养殖户转移胡蜂的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胡蜂笼子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胡蜂笼子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胡蜂笼子的剖视图(第一倒吸罩内缩时);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胡蜂笼子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主体;
2、第一倒吸罩;
3、第二倒吸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设置倒吸罩和主体,胡蜂会通过倒吸罩进入主体了,养殖户可一次性转移大量的胡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月明胡蜂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月明胡蜂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94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大型圆管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胡蜂筑巢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