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空心磨球的消失模铸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9486.X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9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颢;孙爱民;施懋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海天重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胡锋锋 |
地址: | 24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空心 消失 铸造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失模铸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型空心磨球的消失模铸造系统。
背景技术
EM型中速磨机是英国B&W公司生产的中速球式磨机,六十年代初由国外引进我国,九十年代末我国在引进基础上开发国产的EM型中速磨机,现已成为我国电力和矿山行业的主要粉磨设备。其主要粉磨原理是磨球在上、下磨环间滚动,将进入磨道间的矿物粉碎,因此磨球和磨环是其主要的易损件。根据设备的大小通常放置5~10个磨球,我国在七十年代在国外引进磨球的基础上开发了自主的EM型中速磨机磨球,但当时的磨球直径较小(一般直径小于500mm),且磨球材质以高碳CrNiMo钢为主。随着设备的大型化,其磨球尺寸也增大,外径由600mm至1150mm。为了减轻重量,这些磨球均设置为空心的,其壁厚由100mm至150mm,重量由0.62吨至3.6吨,并设置5个工艺孔,孔径从90mm到100mm,磨球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中:1、空心磨球本体,2、工艺孔。
对于大型空心磨球的加工通常采用消失模铸造工艺,而如何减少浇铸缺陷、提高浇铸质量对于磨球后续使用性能影响重大,目前大型空心磨球的铸造加工普遍存在铸造不均匀、铸造缺陷多等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生产效益,也对铸造加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1118256,申请日:2014年3月12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大型空心磨球的消失模铸造系统,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大型空心磨球的消失模铸造系统,本实用新型中浇注包底部的出钢口与砂箱上的冒口相连通,合金加入机构的出料口也与冒口相连接,该冒口通过前浇道连通至反应室,反应室的底部通过后浇道与泡沫塑料模样相连;泡沫塑料模样为空心球体结构,其内部设有抽气支撑机构,该抽气支撑机构包括支撑件和抽气支管,支撑件为圆环管状结构,抽气支管与支撑件的侧壁相固连,且与支撑件的内部空腔相连通,该支撑件的侧壁上开设有抽气孔,抽气支管与抽真空装置相连接,支撑件水平设置在泡沫塑料模样内部的型砂中。该申请案有助于解决空心磨球韧性不足和传统砂型铸造砂芯偏移,球壁不均匀的问题,但对于磨球其他的铸造缺陷问题仍有待进一步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大型空心磨球铸造缺陷多、影响生产效益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大型空心磨球的消失模铸造系统,可以有效保障铸造质量,并减少铸造缺陷产生,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空心磨球的消失模铸造系统,包括模型,还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竖浇道、横浇道和分浇道,竖浇道顶部设有浇口杯,竖浇道底部与横浇道的中部相连,横浇道沿模型的外周弧面方向环绕分布在模型的一侧中部位置,横浇道的两端分别通过分浇道与模型相连;模型的顶部两侧对称设有斜颈冒口。
更进一步地,斜颈冒口包括连接部和盛放部,盛放部的开口大小由下向上逐渐扩大,盛放部底部通过连接部与模型相连,且连接部的连接端为与模型外壁面相配合的弧形结构。
更进一步地,分浇道在横浇道的两端对称分布,且分浇道沿靠近模型的方向截面尺寸逐渐缩小。
更进一步地,盛放部的内壁为弧形光滑内壁。
更进一步地,盛放部顶部设有防护部,防护部的开口大小由下向上逐渐缩小。
更进一步地,斜颈冒口的外周包覆设有保温套。
更进一步地,浇口杯为漏斗形结构,且浇口杯的内壁为弧形光滑内壁。
更进一步地,浇口杯内设有滤网。
更进一步地,滤网为向上凸起的弧形结构。
更进一步地,滤网为陶瓷材质。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空心磨球的消失模铸造系统,模型的顶部两侧对称设有斜颈冒口,可以对易产生铸造缺陷的最高位置进行有效补缩,具有防止缩孔、缩松、排气和集渣的作用,能有效保障空心磨球的铸造质量,减少铸造缺陷。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空心磨球的消失模铸造系统,斜颈冒口的盛放部的开口大小由下向上逐渐扩大,使得盛放部的宽度有效增加,同等金属液情况下,盛放部内金属液高度明显降低,有助于降低上下层金属液的温差,从而使得能用于有效补缩的金属液含量增多,补缩效果得到改善,也有助于减少补缩金属液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海天重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海天重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94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搅拌机卸料门弧衬板的消失模浇铸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五金铸造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