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锅炉环保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9595.1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9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丹;马小刚;杨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丹 |
主分类号: | F23J15/02 | 分类号: | F23J15/02;B01D46/10;B01D53/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4 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锅炉 环保 排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锅炉环保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工业锅炉在能力转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这些烟气的排放,会造成空气中PM2.5的含量提高,从而危害空气环境,容易形成雾霾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锅炉环保排放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锅炉环保排放装置,包括工业锅炉本体,所述工业锅炉本体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烟气排出管,所述烟气排出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烟气净化排放装置,所述烟气净化排放装置的内部包括内壳,所述烟气净化排放装置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烟气排出管的顶部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槽的内侧面设有内连接层,所述连接管的外侧面与内连接层的内侧面相连接,所述烟气净化排放装置的内部开设有烟气收集通道,所述烟气收集通道的底部与连接槽的顶部相连通,所述烟气净化排放装置的内部开设有烟气吸尘通道,所述烟气吸尘通道的底部与烟气收集通道的顶部相连通,所述烟气净化排放装置的内部开设有烟气过滤净化室,所述烟气过滤净化室的底部与烟气吸尘通道相连通,所述内壳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吸尘机,所述吸尘机的外侧固定连通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另一端贯穿内壳与烟气吸尘通道相连通,所述烟气过滤净化室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烟气过滤吸附装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外侧设有连接外螺纹,所述内连接层的内侧设有连接内螺纹,所述连接管的外侧通过连接外螺纹与内连接层内侧的连接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壳的内部开设有储尘室,所述储尘室与烟气净化排放装置的外侧相连通,所述储尘室的内部设有储尘盒,所述储尘盒的外侧面开设有盒口。
优选的,所述内壳的内部开设有管槽,所述内腔通过管槽与储尘室相连通,所述吸尘机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排尘管,所述排尘管的另一端通过管槽延伸至储尘室的内部,所述排尘管的另一端通过盒口与储尘盒的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烟气净化排放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气顶管,所述出气顶管的内部开设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的底部与烟气过滤净化室的顶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吸尘机和储尘盒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吸尘机和储尘盒分别位于烟气吸尘通道的左侧与烟气吸尘通道的右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烟气收集通道对排放的烟气进行收集,从而提高烟气的密度,方便对其进行净化处理,通过设置吸尘机对烟气内部的粉尘颗粒物进行过滤,减少烟气中颗粒物的含量,从而防止排入空气中,影响空气中PM2.5 的含量,通过设置烟气过滤吸附装置对烟气进行净化过滤,通过烟气过滤吸附装置吸附烟气中含有的有害离子,且烟气过滤吸附装置能够对烟气进行相应的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提高烟气的净化效果,达到了净化效果好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烟气排放进空气中造成空气环境下降容易形成雾霾现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烟气净化排放装置。
图中:1工业锅炉本体、2烟气排出管、3烟气净化排放装置、4出气顶管、5内壳、6连接槽、7连接管、8内连接层、9烟气收集通道、10烟气吸尘通道、11烟气过滤净化室、12出气通道、13内腔、14吸尘机、15吸尘管、 16排尘管、17管槽、18储尘室、19储尘盒、20盒口、21烟气过滤吸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丹,未经李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95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高耐磨炊具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固体废弃物烟气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