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渗透蓄水海绵一体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9596.6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6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不讷;何波;王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信诚建设劳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0;E03F5/02;E03F5/04;C0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3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637676 四川省仪陇***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渗透 蓄水 海绵 一体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循环渗透蓄水海绵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现在的海绵城市建设中多采用碎石海绵体和蓄水模块海绵体,其中,碎石海绵体的承重、净水效果好,但存在蓄水性差,易淤堵的缺点;而蓄水模块海绵体的蓄水性好,但存在承重、净水效果差,价格贵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就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创设的一种循环渗透蓄水海绵一体化系统,使其结合碎石海绵体和蓄水模块海绵体的优缺点,扬长避短,有机组合,丰富海绵技术,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循环渗透蓄水海绵一体化系统,使其结合碎石海绵体和蓄水模块海绵体的优缺点,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丰富海绵技术,从而克服现有的海绵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渗透蓄水海绵一体化系统,包括碎石海绵体带、设置在所述碎石海绵体带中的单排或多排钢带波纹管和钢带波纹管连通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碎石海绵体带上部的多个雨水转换井;
所述钢带波纹管连通槽上设有与地上连通的检查井;
所述雨水转换井通过进水管与所述碎石海绵体带周边的雨水井连通,还通过溢流管与所述检查井或钢带波纹管连通槽连通,所述多个雨水转换井之间连接有打孔布水管,所述进水管、溢流管和打孔布水管的端头均设置在所述雨水转换井的中部,且所述打孔布水管的端头底部较所述进水管和溢流管的端头底部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钢带波纹管连通槽的四周侧壁为透水砖墙,其顶板为钢筋水泥板,其底部为碎石海绵体。
进一步改进,所述钢带波纹管连通槽下设有与地下砂石层连接的连通井,所述连通井中设有打孔补水取水管,所述打孔补水取水管的顶端高出所述钢带波纹管连通槽的底平面,所述打孔补水取水管的四周回填碎石海绵体。
进一步改进,所述碎石海绵体带的侧壁和所述连通井的侧壁均设置为上部向外倾斜侧壁,所述碎石海绵体带的底部和侧壁以及所述连通井的侧壁均铺有土工布或土工膜,所述碎石海绵体带的上部为透水铺装。
进一步改进,所述钢带波纹管连通槽中钢带波纹管的端头底部设有沉沙挡墙。
进一步改进,所述碎石海绵体带的下部设有多个打孔排空管,所述多个打孔排空管的末端均与所述钢带波纹管连通槽的底部相通。
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设置在所述雨水井的中部,所述雨水井上部还设有与市政管网连通的溢流口。
进一步改进,所述雨水井采用原有市政雨水井,在所述原有市政雨水井中加设一钢混现浇板,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设置在所述钢混现浇板的上方,且所述钢混现浇板的一侧留孔洞,所述孔洞上砌片砖,且片砖上方设所述溢流口。
进一步改进,所述雨水井还包括一个与其并排且上部相通的溢流井,所述溢流井的井口盖整体井盖,其下部与市政管网相通。
进一步改进,所述碎石海绵体带铺设在小区的中间道路地带,或城市中与人行道相临的公路靠雨水井的条状地带。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碎石海绵体承重、渗透、过滤、净化性好、造价低的特性,和钢带波纹管蓄水性好、承重力高的特性,将碎石海绵体和钢带波纹管相结合,既能对雨水进行循环渗透、过滤,又能消纳储蓄、沉淀、降洪水峰值、防止内涝、补充提取地下水。
2、本实用新型还针对碎石海绵体容易淤堵、不能冲洗检修的弱点,在每个进水管的末端设计了雨水转换井,在雨水转换井的中部与打孔布水管、进水管、溢流管相连,且设置打孔布水管的底部较进水管、溢流管的底部低,这样雨水先流入打孔布水管,经打孔布水管在碎石海绵体中渗透,在水位继续上升时,雨水通过溢流管进入钢带波纹管连通槽,进而进入钢带波纹管中存储,该雨水转换井同时具有收水、进水、溢流、雨水转换、渗透过滤的作用,并且还能通过该雨水转换井对碎石海绵体渗透布水管进行冲洗、清淤、除砂等多项作业。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碎石海绵体带上部增设打孔布水管,使进水管收集来的雨水增加了循环、渗透、过滤、净化的路径,使碎石海绵体改变了原来局部点状进水,实现了整体全域进水,从而使其容易淤堵、不能清淤除砂、检修、使用寿命短的缺陷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信诚建设劳务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信诚建设劳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95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公共输送管的分配系统
- 下一篇:一种PVC市政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