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740188.2 申请日: 2017-06-23
公开(公告)号: CN206835647U 公开(公告)日: 2018-01-05
发明(设计)人: 杨小平;胡小芬;李海 申请(专利权)人: 甘肃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D17/08 分类号: A01D17/08;A01D33/08
代理公司: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代理人: 陈娟
地址: 730070 ***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根茎 中药材 收获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属于中药材挖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

背景技术

我国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了中药材栽培时间,到唐代专门设有药用植物引种园,而明代的《本草纲目》已经对麦冬等100多种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有了详细记载。近年来,纯天然的绿色中药材更是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是2003年非典过后,人们更加喜爱毒副作用小的中药材。随着中药现代化与中药产业的发展,各大中药材产地都对中药材产业十分重视,逐步将中药材种植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党参、黄芪、红芪、甘草、当归、黄连等大宗类药材的需求逐年增加,而国家注重环境保护,禁止对树木植被和珍惜中药材资源的乱砍、乱挖、任意采摘。所以人工种植栽培中药材正逐步取代人们对野生中药材的依赖。

对于根茎类中药材,主要药用部分是根茎,根茎的生长长度大约在 20~50cm,直径一般在 0.4~30cm,根茎的形状为圆柱形或者圆锥形。根茎类药材的收获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阻碍了根茎类中药材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因此,实现收获过程机械化能促进药材产业全程机械化同时给药农带来更加可观的收入。

根茎类中药材要求的收获作业深度在40cm,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方式相对其它农作物较落后。目前,国内根茎类中药材生产主要是人工、半人工收获,主要作业方式包括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人工收获,整个收获过程均采用人工作业, 包括人工前期处理、人工深挖收获、人工后期加工。前期割去植株茎叶,用锄头、铲子等工具在植株两侧挖沟,待药材露出大部分以后,再拔出药材根茎,去掉侧根,最后人工捡拾收集、分类。多数药材的采收期较短,要在上冻前抢收完成完全依靠人力相当困难。同时这种收获方式,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大大增加了劳动成本。第二种,借助改装犁或者深松机等机械工具进行收获。前期割去植株茎叶,然后采用改装铧式犁或者深松机进行深挖松土,再由人工捡拾收集、分类收获。这种人工和机械相配合的收获方式大大节省了人力,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但是只能收获根深在40cm以下的药材,损失率较高,无法满足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

一种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包括主支撑架、筛框、筛网、犁刀、掘土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框的前部和后部的上方分别固定有第二连杆、第四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上部通过连接销与第一连杆相连接,使得第二连杆能够沿连接销转动,第一连杆固定在主支撑架前部的下方,所述第四连杆的上部通过连接销与第三连杆相连接,使得第四连杆能够沿连接销转动,所述第三连杆固定在支撑架后部的下方,所述犁刀固定在主支撑架前端部的下方,所述第四连杆中部与所述主支撑架后端部之间通过第二弹簧相连接,收获机在进行工作时,筛框能够在第二弹簧弹簧力的作用下不停的振动,所述第一连杆的侧部与犁刀侧部之间通过第一弹簧相连接,所述筛框为倾斜结构,以方便对中药材进行挖掘,所述筛网固定在筛框内,所述掘土铲固定在筛框的前部。

优选地,所述掘土铲前部为锯齿形结构,以进一步方便对中药材进行挖掘。

优选地,所述主支撑架后部的两侧固定有车轮架,车轮架的底部固定有车轮,以方便收获机移动,所述主支撑架前端部的上方固定有牵引架,牵引架上设有安装孔,以方便收获机与牵引机械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筛网为井字形网格状结构,使得中药材上的土壤能够快速的进行清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安装在牵引机械的后部,牵引机械带动中药材收获机移动,犁刀和掘土铲插入到土壤中,将土壤中根茎状或块状的中药材从土壤中挖出,并不断的向筛网上部移动,在弹簧力的作用下,筛框和筛网不停的振动,将泥土从筛网上筛除,中药材则从筛网的后部卸出,农户只需要捡拾露在土壤表面的中药材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振动的筛框和筛网,实现对土壤中根茎状或块状中药材的自动挖掘,农户只需要捡拾露在土壤表面的中药材即可。无需人工挖掘,具有节约人力、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01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