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材料行李箱盖内板锁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0602.X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5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何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1127 | 代理人: | 黄伟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浦区华***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行李箱 盖内板锁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行李箱盖内板锁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领域普遍存在的难题为电动汽车蓄电池续航里程有限,这一问题限制了电动汽车的大量推广应用,而车身重量是影响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的电动汽车上采用的汽车行李箱盖总成均为金属件,重量大,不利于电动汽车轻量化,不能有效延长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而且金属件制作装配及维护成本均较高,增加了生产和后期维护成本,不能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将行李箱盖采用PP复合材料(聚丙烯复合材料)可以有效降低车身重量,但是存在的问题是传统的钣金零件与汽车行李箱盖之间一般采用电焊固定连接,而PP复合材料与钣金零件之间是无法进行点焊连接的,如果进行焊接会使复合材料制成的行李箱盖板被烧穿,不能起到有效的连接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行李箱盖内板锁安装结构,该锁安装结构通过螺栓与行李箱盖内板固定连接,避免了点焊造成的问题,而且能够有效满足行李箱盖模态和刚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材料行李箱盖内板锁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在汽车行李箱盖内板上的锁体,所述锁体与锁安装板之间为行李箱盖内板,锁安装板、行李箱盖内板以及锁体三者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锁安装板包括中部底板和三个支板,三个支板均向上延伸后折弯成水平方向;所述三个支板的端部分别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对应的行李箱盖内板位置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内固定设置有螺母,与锁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凸台高度均相同,而且凸台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上,凸台底部平面高于所述底板平面。
所述底板中部为中空结构。
所述锁安装板的底板上中空结构两侧还设有两个锁安装孔,将底板通过内十字盘头螺栓与行李箱盖底部的锁体固定连接。
所述三个支板中的其中两个支板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行李箱盖内板为PP复合材料。
所述锁安装板为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锁安装板的厚度为1.2mm;所述行李箱盖内板的厚度为3.5mm。
优选的,所述锁安装板的三个支板上均设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凸台内的螺母为M8的金属螺母,与之相匹配的安装螺栓为M8X10的内六角盘头螺栓。
本实用新型针对PP复合材料的汽车行李箱盖内板而制作特定结构的锁安装结构,在底板的三个侧面分别设置向上延伸并弯折的支板,三个支板与行李箱盖内板上设置的内置有螺母的凸台固定连接,保证锁安装板能够通过螺栓与行李箱盖内板连接紧密,避免了点焊引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生产制备方便,能够保证锁体、锁安装板与行李箱盖内板连接紧固的情况下,有效的满足行李箱盖模态和刚度,对行李箱盖耐久和振动试验都能达到要求,降低了生产装配成本和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锁安装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安装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安装结构的后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锁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更好地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复合材料行李箱盖内板锁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在汽车行李箱盖内板2上的锁体6,所述锁体6与锁安装板1之间为行李箱盖内板2,锁安装板1、行李箱盖内板2以及锁体6三者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锁安装板1包括中部底板101和三个支板102,三个支板102均向上延伸后折弯成水平方向,折弯处均为圆弧过渡,保证受力平缓过渡;所述三个支板102的端部分别设有安装孔106,安装孔106对应的行李箱盖内板位置上设有凸台5,所述凸台5内固定设置有螺母,与锁安装板1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
所述凸台5高度均相同,而且凸台5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上,凸台5底部平面高于所述底板平面,便于凸台5内螺母的设置,而凸台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上可以有效的保证行李箱盖的模态以及外观的美感,同时使锁安装板的受力均衡,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了适应锁体结构以及方便锁体的安装,所述底板中部为中空结构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06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快充安装支架
- 下一篇:一种复合材料行李箱盖内板铰链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