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座椅调角转轴限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0669.3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6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朱爱民;于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天纳科汽车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G5/08 | 分类号: | G05G5/08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29 | 代理人: | 何树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座椅 转轴 限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座椅配件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电动座椅调角转轴限位机构。
背景技术
在使用座椅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座椅的使用效果,使用者往往需要调整椅架的相对角度,即转动椅架使得椅架相对座架旋转,直至椅架转动到使用者所需的角度;实际制造时,椅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座架上,转轴与座架连接时,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通过转轴贯穿座架,然后在转轴突伸出座架的一端安装挡圈,利用挡圈抵接座架的外表面,防止转轴从座架内松脱;实际使用时,当转轴相对座架转动时,挡圈常常会掉落而致使转轴从座架内脱出,使用极其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座椅调角转轴限位机构,防止花键轴松脱而从基座退出,延长限位机构的使用寿命,提升限位机构的使用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座椅调角转轴限位机构,包括基座,铰接于基座的花键轴,装设于花键轴的座椅架,花键轴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孔,内螺纹孔自花键轴的端面凹设而成,内螺纹孔内螺接有自攻螺丝,自攻螺丝设有用于抵接基座的帽盖部。
其中,所述花键轴的另一端设有圆盘部,圆盘部抵接于基座,基座位于圆盘部与帽盖部之间。
其中,所述基座铰接有蜗杆,基座装设有用于驱动蜗杆的电机,花键轴装设有与蜗杆啮合的蜗轮,蜗杆的展开螺旋角小于蜗轮与蜗杆接触的摩擦角。
其中,所述电动座椅调角转轴限位机构还设有用于调控电机的控制盒,控制盒设置有并联稳压电路,并联稳压电路包括隔离二极管、双极性晶体管及基准电压模块,基准电压模块设有电压检测器、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电源输入端与双极性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双极性晶体管的发射极经由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与电源输出端连接,电压检测器的输入端连接于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之间,电压检测器的输出端与双极性晶体管的基极连接,电压检测器的接地端连接于双极性晶体管的发射极与第一电阻之间,第一电阻连接于电压检测器的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隔离二极管一端连接于双极性晶体管的集电极,隔离二极管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电阻与电源输出端之间,双极性晶体管的发射极与第一电阻之间接地。
其中,所述并联稳压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于电源输入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于双极性晶体管的发射极与第一电阻之间,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于电源输出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于双极性晶体管的发射极与第一电阻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机构组装完成后,自攻螺丝的帽盖部抵接在基座的外表面上,相较于现有技术中转轴突伸出基座的一端安装挡圈,在花键轴相对基座转动的过程中,防止花键轴松脱而从基座退出,延长限位机构的使用寿命,提升限位机构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花键轴与自攻螺丝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并联稳压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基座 2—花键轴 3—座椅架
4—自攻螺丝 5—帽盖部 6—圆盘部
7—蜗杆 8—蜗轮 D—二极管
BJT—双极性晶体管 M1—基准电压模块U1—电压检测器
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C1—第一电容
C2—第二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座椅调角转轴限位机构,包括基座1,铰接在基座1上的花键轴2,装设在花键轴2上的座椅架3,花键轴2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孔,内螺纹孔自花键轴2一端的端面凹设而成,即内螺纹孔自花键轴2端部的外表面凹设而成,内螺纹孔内螺接有自攻螺丝4,自攻螺丝4设有用于抵接在基座1的外表面上的帽盖部5。
当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机构组装完成后,自攻螺丝4的帽盖部5抵接在基座1的外表面上,相较于现有技术中转轴突伸出基座1的一端安装挡圈,在花键轴2相对基座1转动的过程中,利用自攻螺丝4的防退功能,有效防止花键轴2松脱而从基座1退出,延长限位机构的使用寿命,提升限位机构的使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天纳科汽车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天纳科汽车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06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5G 只按机械特征区分的控制装置或系统
G05G5-00 防止、限制或恢复控制机构的零部件运动的装置,例如锁定控制构件
G05G5-02 .防止控制构件发生不希望移动的装置,此构件能以两个或多个单独的步骤或方式移动,例如限制为逐步移动或按特定的顺序移动
G05G5-03 .有助于操作者知道控制构件到达目标位置或基准位置的装置;提供感觉,例如,产生反作用力的装置
G05G5-04 .限制构件运动的止动器,例如可调整的止动器
G05G5-05 .使控制构件返回或趋于返回到不工作或空档位置的装置,例如通过提供回复弹簧或有弹性的末端止动装置
G05G5-06 .用于仅将构件保持在一个或有限数目的确定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