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助于汽车后背门支撑杆安装的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3412.3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1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山鑫;刘心文;陈铭;陆松;封鹏祥;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9 | 代理人: | 黄以琳,林祥翔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助于 汽车 后背 撑杆 安装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助于汽车后背门支撑杆安装的工具。
背景技术
汽车后背门多指两厢车、SUV车型的后备箱开启门,大多采用上翻式结构,是车中最重要的开启件,在车辆开启、行李存放、装饰、零件维修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整车安装的过程中,汽车后背门的支撑杆安装时,需要一个工人去支撑后背门,然后再由另一个工人才能把支撑杆安装在汽车后背门和汽车C柱(后柱)上,而在这过程中需要耗费两个工人同时工作,才能完成汽车后背门的支撑杆的安装,耗费人力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解决需要工人支撑汽车后背门造成人力资源耗费的有助于汽车后背门支撑杆安装的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有助于汽车后背门支撑杆安装的工具,包括工具本体、内滑动杆、弹簧、锁止套;
所述工具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弹簧设置在第一本体内,所述锁止套套于内滑动杆,所述锁止套与第一本体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内滑动杆的一端伸进第一本体轻触于弹簧,所述内滑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本体的底端螺纹连接。
进一步优化,还包括上顶端和下顶端,所述上顶端和下顶端为圆台结构,所述上顶端设置于第一本体的下端,所述下顶端设置于第二本体的顶端。
进一步优化,所述上顶端和下顶端为橡胶结构。
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本体的下端和第二本体的顶端均设有凹槽,所述上顶端和下顶端的底面均设有连接轴,所述上顶端通过连接轴连接于第一本体下端的凹槽内,所述下顶端通过连接轴连接于第二本体顶端的凹槽内。
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本体的下端和第二本体的顶端均设有连接轴,所述上顶端和下顶端的底面均设有凹槽,所述上顶端通过凹槽套接于第一本体下端的连接轴上,所述下顶端通过其底面凹槽套接于第二本体顶端的连接轴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由于汽车后背门安装时,背门锁未安装,汽车的后背门和车身本体的背门锁安装处有缺口,使用工具的时候,将第一本体的下端顶于后背门的缺口处,然后往上推后背门至最大开角,再将第二本体的顶端顶在车身本体的缺口处,这样就可以完成后背门的撑起。且由于弹簧的弹性势能,能够将后背门柔性的撑起,所以可以对后背门开角作轻微调整,更加有利于安装后背门的支撑杆。利用本工具,能够使后背门支撑杆安装工作单人完成,节省人力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有助于汽车后背门支撑杆安装的工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11、第一本体;112、第二本体; 113、上顶端; 114、下顶端;
120、弹簧;130、内滑动杆; 140、锁止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一并参照图1,如图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有助于汽车后背门支撑杆安装的工具,包括工具本体、内滑动杆130、弹簧120、锁止套140;所述工具本体包括第一本体111和第二本体112,所述第一本体111为中空结构,所述弹簧120设置在第一本体111内,所述锁止套140套于内滑动杆130,所述锁止套140与第一本体111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内滑动杆130的一端伸进第一本体111轻触于弹簧120,所述内滑动杆130的另一端与第二本体112的底端螺纹连接。
由于汽车后背门安装时,背门锁未安装,汽车的后背门和车身本体的背门锁安装处有缺口,使用工具的时候,将第一本体111的下端顶于后背门的缺口处,然后往上推后背门至最大开角,再将第二本体112的顶端顶在车身本体的缺口处,这样就可以完成后背门的撑起。且由于弹簧120的弹性势能,配合内滑动杆130和锁止套140能够将后背门柔性的撑起,所以可以对后背门开角作轻微调整,更加有利于安装后背门的支撑杆。利用本工具,能够使后背门支撑杆安装工作单人完成,节省人力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34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