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轮机喷嘴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5063.9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2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新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9/02 | 分类号: | F01D9/02;F01D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15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轮机 喷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轮机喷嘴组。
背景技术
汽轮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成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喷嘴组在汽轮机中的主要作用是使蒸汽通过喷嘴组的导流作用到转子周壁的叶片上。
汽轮机调节进汽量的方式通常有节流配汽和喷嘴配汽两种方式,节流配汽是指所有阀门同时开启,开度相同,阀门后的蒸汽压力相同,节流配汽在汽轮机偏离额定工况运行时阀门的开度会变小,产生比较大的节流损失,使机组效率降低。喷嘴配汽是指在此配汽方式下调节阀依次开启,根据机组功率要求的不同,进汽量会变化,因而阀门开启的数量就不一样了。喷嘴配汽通常有单阀和顺序阀之分,在低压时通常采用单阀,单阀的时候暖机效果很好,因为几个调门开度相同,汽轮机进汽的时候四周进汽量差不多,但在高压状态时,单阀的节流损失严重;在高压下使用顺序阀时,阀门开度不同可减少节流损失,但顺序阀在运行前期的暖缸效果不佳。
授权公告号为CN202970803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给水泵汽轮机高压气源内切换喷嘴组系统,包括第一蒸汽管道、第二蒸汽管道、喷嘴环、叶栅喷嘴、首块、末块,其中高压蒸汽室位于喷嘴环内部,第二蒸汽管道和喷嘴环一体化加工形成,第一蒸汽管道和第二蒸汽管道通过焊接连接,叶栅喷嘴、首块、末块固接在喷嘴环上。蒸汽通过管道进入蒸汽室,然后经叶栅喷嘴后冲击转子做功,叶栅喷嘴较孔板式喷嘴在效率上有明显优势。该系统的切换和汽量调节可通过高压气源上的流量调节阀来实现,可实现高压喷嘴组独立运行及与低压喷嘴组同时运行。
上述专利通过设有高压与低压两种蒸汽室来可解决低中高三种压力状态切换下的节流损失和暖缸问题,同时本使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轮机喷嘴组。通过蒸汽压力的变化自动调节阀柱活塞与阀孔的配合关系,从而使所有喷汽室在低压状态下均能导汽,在中高压状态下只有部分喷汽室能导汽,从而在同一喷嘴组中实现低压状态下的暖缸效果以及减少从低压状态过渡到中高压状态时的节流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轮机喷嘴组,包括外缸,其特征是:外缸分为外缸座以及架设于外缸座上部并与外缸座配合套设在汽轮机转子上的上缸座;上缸座上方内部开有一蒸汽室,蒸汽室内部隔成多个独立的喷汽室,每个喷汽室上端均设置有用于将喷汽室与外部空间隔绝的阀板,每块阀板上均开有穿透阀板的阀孔;在上缸座上端固连有开口面向于阀孔且与上缸座能形成密闭空腔的蒸汽盖,蒸汽盖的上内壁上由下至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每个阀孔一一对应的气缸槽;在蒸汽盖内设有若干根阀柱活塞,每根阀柱活塞朝向喷汽室一端可移动嵌于阀孔中,另一端固设有可嵌于气缸槽内并与气缸槽配合的活塞头;位于中间的阀柱活塞为特殊阀柱活塞,其余活塞为普通阀柱活塞,普通阀柱活塞靠近阀孔一端内部开有导流空腔,且导流空腔不穿透周围阀柱活塞底端,导流空腔上端开有供蒸汽进入导流空腔的上导流槽,导流空腔下端开有供蒸汽跑出导流空腔的下导流槽;特殊阀柱活塞靠近阀孔一端内部开有导流腔,且导流腔穿透周围阀柱活塞底端形成导流孔,导流腔上端开有供蒸汽进入导流腔的独立导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蒸汽压力的变化自动调节阀柱活塞与阀孔的配合关系,从而使所有喷汽室在低压状态下均能导汽,在中高压状态下只有部分喷汽室能导汽,从而在同一喷嘴组中实现低压状态下的暖缸效果以及减少从低压状态过渡到中高压状态时的节流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气缸槽靠近最上部的内壁上开有连通相连气缸槽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每个气缸槽内的气压相同,减小了长期使用过程中某个气缸槽内气压损失造成对应的阀柱活塞与阀孔之间的配合误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缸槽内壁上固设有限制阀柱活塞过度上移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阀柱活塞过度上移脱离气缸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普通阀柱活塞上设有两个“O”形耐高温密封圈,分别为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上密封圈设于导流空腔顶端的上侧,下密封圈设于导流空腔底端的下侧;在特殊阀柱活塞上设有一个置于导流腔顶端上部的独立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阀柱活塞与阀孔之间的密闭性,减小节流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孔边沿导有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密封圈在上下移动过程中更流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所有活塞头近阀柱活塞一面均开有受力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新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新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50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冷气预旋结构的弯孔预旋喷嘴
- 下一篇:一种高效节能汽轮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