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直流换流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7543.9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4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谭威;简翔浩;孔志达;施世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5/00 | 分类号: | H02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周修文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直流 换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流站,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直流换流站。
背景技术
传统的高压直流换流站中的直流场区域的直流场设备均是采用户外布置,占地面积较大。然而,随着高压直流换流站等级的提高,为了克服户外污秽环境,直流场设备对外绝缘性要求较高,进而导致直流场设备的研发难度、制造难度及设备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压直流换流站,它能够降低直流场设备的研发难度、制造难度及制造成本。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压直流换流站,包括:第一户内直流场区、户外双极区及第二户内直流场区;所述第一户内直流场区、所述户外双极区及所述第二户内直流场区依次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户内直流场区内设有第一高压极线设备、第一旁路母线设备及第一直流滤波器高压电容器;所述第二户内直流场区内设有第二高压极线设备、第二旁路母线设备及第二直流滤波器高压电容器;所述户外双极区设有第一直流极出线塔、第二直流极出线塔及接地极出线塔。
上述的高压直流换流站,通过将第一高压极线设备、第一旁路母线设备及第一直流滤波器高压电容器设置在户内,以及将第二高压极线设备、第二旁路母线设备及第二直流滤波器高压电容器放置在户内,并将第一直流极出线塔、第二直流极出线塔及接地极出线塔等引线设备放置在户外,从而能够避免高压极线设备、旁路母线设备及直流滤波器高压电容器受到户外污秽环境的影响,降低了高压极线设备、旁路母线设备及直流滤波器高压电容器对外绝缘性的要求,从而降低了设备的研发难度、制造难度及制造成本,提升了工程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户内直流场区与所述户外双极区相邻的墙体上设有第一穿墙套管,所述第一穿墙套管用于将所述第一户内直流场区内的设备电连接至所述第一直流极出线塔、所述接地极出线塔;所述第二户内直流场区与所述户外双极区相邻的墙体上设有第二穿墙套管,所述第二穿墙套管用于将所述第二户内直流场区内的设备电连接至所述第二直流极出线塔、所述接地极出线塔。第一穿墙套管、第二穿墙套管分别将第一户内直流场区内的设备、第二户内直流场区内的设备引线至户外双极区,能够避免户外污秽环境影响对第一户内直流场区内的设备、第二户内直流场区内的设备造成不利影响。另外,第一直流极出线塔通过第一直流极出线连接至直流极输电线路,第二直流极出线塔通过第二直流极出线连接至直流极输电线路,接地极出线塔通过接地极出线连接至接地极输电线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户外双极区包括第一直流滤波器低压设备户外区与第二直流滤波器低压设备户外区,所述第一直流滤波器低压设备户外区设有第一直流滤波器低压设备,所述第一直流滤波器低压设备户外区与所述第一户内直流场区相邻设置;所述第二直流滤波器低压设备户外区设有第二直流滤波器低压设备,所述第二直流滤波器低压设备户外区与所述第二户内直流场区相邻设置。如此,可以将对外绝缘性要求较低的第一直流滤波器低压设备、第二直流滤波器低压设备设置在户外,充分利用户外双极区的空间,能节省第一户内直流场区及第二户内直流场区的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户内直流场区与所述第一直流滤波器低压设备户外区相邻的墙体上设有第三穿墙套管,所述第三穿墙套管用于将所述第一户内直流场区内的设备电连接至所述第一直流滤波器低压设备;所述第二户内直流场区与所述户外双极区相邻的墙体上设有第四穿墙套管,所述第四穿墙套管用于将所述第二户内直流场区内的设备电连接至所述第二直流滤波器低压设备。第三穿墙套管、第四穿墙套管分别将第一户内直流场区内的设备、第二户内直流场区内的设备引线至第一直流滤波器低压设备、第二直流滤波器低压设备,能够避免户外污秽环境影响对第一户内直流场区内的设备、第二户内直流场区内的设备造成不利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高压直流换流站还包括第一高端阀厅、第一低端阀厅、第二低端阀厅、第二高端阀厅,所述第一高端阀厅、所述第一低端阀厅、所述第二低端阀厅及所述第二高端阀厅并列设置;所述第一高端阀厅与所述第一户内直流场区相邻设置,所述第二高端阀厅与所述第二户内直流场区相邻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低端阀厅与第二低端阀厅相邻设置。如此,将第一低端阀厅与第二低端阀厅背靠背相邻设置,这样能够减小场地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75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