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丙烯夹芯中空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8335.0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4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解廷秀;陈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悦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4 | 分类号: | B32B27/04;B32B27/08;B32B27/32;B32B27/2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郭俊霞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中空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聚丙烯夹芯中空模板。
背景技术
我国是建筑业大国,每年建筑模板就会消耗掉木材900万立方米,体量巨大。随着我国加入《巴黎气候协定》,森林资源逐步得到保护,木材的供应量大大降低。作为木材的使用大户,建筑模板的必然受到极大冲击。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以塑代木”的计划。通过塑料替代木材作为建筑模板。
为此开发了各种形式的塑料模板例如PVC发泡沫板、聚丙烯挤出中空模板、注塑模板等。这些模板的开发成功,为我们实现“以塑代木”提供很大的可能。但在这些开发的模板中,有材料本身的一些特性,造成使用的局限性。PVC发泡模板由于其耐温性和热收缩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涨模、收缩过大,产生工程安全和质量问题。
由于价格的优势,聚丙烯的挤出中空模板在市场上得到了快速增长,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模板。
但聚丙烯的挤出中空模板由于其刚性的原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易变性、热胀冷缩严重、易破损等实际问题,也会限制其未来的进一步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聚丙烯夹芯中空模板,更好的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利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板材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和优异的抗冲击等性能,有效解决聚丙烯中空模板的刚性和冲击性能的不足,提高了聚丙烯中空模板强度、刚性和抗冲击性能,同时提高了聚丙烯中空模板的高低温收缩率,以及提高聚丙烯夹芯中空模板的使用次数和寿命。
一种聚丙烯夹芯中空模板,所述中空模板包括上皮层、下皮层及位于所述上皮层和所述下皮层之间的芯层,所述上皮层和所述下皮层均为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板材,所述芯层为聚丙烯中空板材。
进一步地,所述上皮层和所述下皮层的厚度均为0.2~5mm。
进一步地,所述上皮层和所述下皮层的厚度均为0.4~3mm。
进一步地,所述上皮层和所述下皮层为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板材、长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板材或短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板材。
进一步地,所述芯层的厚度为3~50mm。
进一步地,所述芯层的厚度为6~30mm。
进一步地,所述芯层的横切面形状包括“井”字形、“V”字形和“米”字形中的一种或几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聚丙烯夹芯中空模板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聚丙烯夹芯中空模板采用由上皮层、芯层和下皮层构成的三明治夹芯结构,且上皮层和下皮层均为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板材,利用其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和优异的抗冲击等性能,有效解决聚丙烯中空模板的刚性和冲击性能的不足,提高了聚丙烯夹芯中空模板的强度、刚性和冲击性能,同时提高了聚丙烯夹芯中空模板的高低温收缩性,以及提高聚丙烯夹芯中空模板的使用次数和寿命。
(2)、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聚丙烯夹芯中空模板通过在芯层的基材中添加增强剂、阻燃剂、抗氧剂、光稳定剂和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可以进一步提升聚丙烯夹芯模板的强度、阻燃、防老化等性能。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聚丙烯夹芯中空模板的纵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聚丙烯夹芯中空模板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上皮层;
200-芯层;
300-下皮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聚丙烯夹芯中空模板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聚丙烯夹芯中空模板的首选实施例。但是,聚丙烯夹芯中空模板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聚丙烯夹芯中空模板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悦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悦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83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柱上微型集成变电站
- 下一篇:隔音隔热窗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