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电线路过火性能评估检测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8430.0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9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庆;张博思;范明豪;王刘芳;谢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过火 性能 评估 检测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过火性能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电线路过火性能评估检测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输电线路敷设增多。用于远距离电力输运的输电线路通常要通过森林等区域,由于植被火灾所导致的输电线路故障频频发生,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与损失。相比于大风、冰雹等其他灾害,火灾所造成的输电线路故障会导致更长的停运时间,因此在电力系统安全性研究中尤为值得关注。当前针对于输电线路火灾的研究多针对于受灾过程的影响,关注参数主要为火灾参数,而对于过火后线路各方面性能则少有研究。目前尚无可用于开展输电线路过火试验及过火后导线综合性能评估的试验装置。输电线路过火试验,是获取不同火源条件下导线过火过程中的典型参数变化规律,以及过火后力学、电气等方面性能的影响程度,对于保障电力系统中远距离输电线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过火性能评估和检测试验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不同火源条件下的输电线路过火性能试验,以及过火后导线的力学、电气、图像和基础物理参数随着时间变化的变化规律,从而实现对过火后导线的性能变化进行综合评估分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输电线路过火性能评估检测平台,包括导线过火试验装置、火源系统以及过火后导线 性能综合测试装置,所述导线过火试验装置包括受试导线支架,所述受试导线支架包括由固定横杆以及固定竖杆构成支架,固定横杆设于固定竖杆的顶部,所述固定横杆上对称的设有一对用于悬挂受试导线样品的悬挂装置Ⅰ,所述固定竖杆的底部设有移动滑轮Ⅰ,移动滑轮Ⅰ上设有刹车装置,所述固定竖杆通过高度调节装置Ⅰ调节受试导线支架的整体高度,所述受试导线样品通过供电导线与供电装置连接,供电装置采用双臂直流电桥,所述受试导线支架在受试导线样品下方设有隔热盖板,所述隔热盖板转动连接在固定竖杆之间,所述受试导线支架在受试导线样品的上方处还设有温度测量系统;所述火源系统包括木垛模拟火源系统,气体模拟火源系统,植被模拟火源系统;所述过火后导线性能综合测试装置包括过火后导线测试支架、过火后导线测试样品、过火后导线测试工作台、以及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图像分析装置、电气性能测试装置、基础物理性能测试装置、导线综合性能参数采集与分析系统。
优选的,隔热盖板设于受试导线样品下方5cm处,隔热盖板下方贴覆有隔热棉的金属板,并且隔热盖板通过手柄实现快速启闭。
优选的,高度调节装置Ⅰ包括套筒和紧固组件,所述固定竖杆采用为伸缩杆,套筒套在固定竖杆上,并通过紧固组件紧固。
优选的,悬挂装置Ⅰ上设有绝缘子Ⅰ。
优选的,温度测量系统包括固定于受试导线上方的5根热电偶以及用于采集和记录温度的温度数据采集模块,热电偶与温度数据采集模块之间通过补偿导线相连接。
优选的,木垛模拟火源系统包括木垛、用于引燃木垛的油池Ⅰ、以及用于移动木垛火源系统的移动支架Ⅰ,其中油池Ⅰ一侧上部设置有燃料入口,油池Ⅰ的另一侧下部设置有冷却水入口,所述移动支架Ⅰ下方设置有带刹车装置的滑轮。
优选的,气体模拟火源系统包括气瓶组、气瓶阀门、进气管、气体流 量计、气体管道四通装置、气体燃烧器,以及用于移动气体火源系统的移动支架Ⅱ,所述气瓶组通过进气管与气体管道四通装置相连,气体经过气体管道四通装置混合后送入气体燃烧器中,气体流量计安装在进气管上。
优选的,植被模拟火源系统包括植被火源、用于引燃植被的油池Ⅱ、以及用于移动植被火源系统的移动支架Ⅲ。其中油池Ⅱ一侧的上部设置有燃料入口,油池Ⅱ另一侧的下部设置有冷却水入口,所述移动支架Ⅲ下方设置有带刹车装置的滑轮。
优选的,过火后导线测试支架包括固定杆、高度调节装置Ⅱ、移动滑轮Ⅱ、悬挂装置Ⅱ和绝缘子Ⅱ,所述高度调节装置Ⅱ由套筒和紧固组件组成,实现过火后导线测试支架的高度调节,所述过火后导线测试样品固定悬挂在悬挂装置Ⅱ的底部,所述移动滑轮Ⅱ配备有刹车装置,悬挂装置Ⅱ上配备有绝缘子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84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