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气囊空气室水锤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9321.0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6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朱满林;韩妍妍;王涛;张言禾;李小周;王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5/053 | 分类号: | F16L55/053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空气 室水锤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输送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长距离输水管路系统中使用的一种多气囊空气室水锤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长距离泵供水系统往往由于事故停泵而发生水锤事故,致使压力管道、水泵、阀门等遭受破坏,供水中断,造成重大损失。泵供水系统的停泵水锤为先有降压波后有正压波的过渡过程,若能及时防止压力降低,就能有效降低压力升高。
目前,防止水力过渡过程中压力降低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向管道内注水,另一种是向管道内注气。向管道内注水的水锤防护措施主要是调压塔(箱)和空气罐;向管道内注气的水锤防护措施主要是空气阀。调压塔(箱)及空气罐成本高,运行管理不便;空气阀只有当管道内的压力小于大气压时才能注气,故其水锤防护效果有限。
空气罐的作用是在输水管路系统用于防止产生正负压的防护装置,它装设在水泵出口附近,在发生水锤事故时,水泵出口处管道由于流量下降导致压力下降,空气罐内初始的气体压力大于管道中液体压力,空气罐中的水被压入到管道中,以补充管道内液体的流量下降,从而缓解水泵出口处的压力下降;当正压波到达水泵出口处时,管道内的压力大于空气罐内的气体压力,管道内的液体由于压差的作用被压入到罐体内,从而缓解水泵出口的压力升高。空气罐内压缩气体的存在可以释放压力能或者吸收管道中的压力波。
目前,常用的空气罐有两种类型,非分离型空气罐和分离型空气罐,对于非分离型空气罐而言,空气与水的接触面处存在空气溶于水的现象,但是无论是分离型空气罐还是非分离型空气罐,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气体流失,因此需要空气压缩机对其进行补气。除此之外,对于长距离输水工程或者对水锤防护要求高、调节能力大的工程,需要的空气罐的容积过大,这就使得传统的空气罐很难大规模推广到实际工程中应用。而且空气罐一般安装在水泵出口附近的管路上,其防护效果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气囊空气室水锤防护装置,在水力过渡过程中,减少对空气罐的依赖,能够及时有效地抑制水锤危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气囊空气室水锤防护装置,包括钢罐、至少一个密闭的气囊球、法兰、法兰垫、法兰盲板,所述气囊球设置在钢罐内,空气罐上焊接的法兰,通过法兰垫将法兰盲板和法兰进行密封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囊球的总体积占钢罐的总体积的20%-25%。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囊球为丁晴橡胶胶囊。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囊球容积为0.3L—0.8L。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多气囊空气室水锤防护装置沿着输水管路设置在输水管道中存在局部高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使用方便,解决了补气困难等问题;而且方便维修,可以沿程安装;减小对空气罐的体积大小的依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钢罐;2、气囊球;3、法兰;4、法兰垫;5、法兰盲板;6、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所示,一种多气囊空气室水锤防护装置,包括钢罐、至少一个密闭的气囊球、法兰、法兰垫、法兰盲板,所述气囊球设置在钢罐内,空气罐上焊接的法兰,通过法兰垫将法兰盲板和法兰,使用螺栓进行密封连接,检修时可拧开螺栓,取下法兰垫和法兰盲板进行检修。气囊球的数量是根据实际工程和钢罐的体积确定,气囊球的总体积一般占钢罐的总体积的20%-25%,气囊球中的充存压力一般为水泵正常工作压力的90%左右,气囊球容积为0.4L。气囊球选择能够承受较高压力的丁晴橡胶胶囊,在气囊球中充入高压气体放入钢罐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93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