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翼折叠系统开上锁状态的指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0506.3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1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珂;郑达;王彦红;刘雨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3/56 | 分类号: | B64C3/56;B64D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26 | 代理人: | 周良玉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翼 折叠 系统 上锁 状态 指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机翼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翼折叠系统开上锁状态的指示机构。
背景技术
可折机翼飞机是一种一半机翼(或多半部)相对于另一半机翼可以折叠的飞机,这类飞机在存放时,可将一半机翼折叠起来,对于存放空间较小、又需要存放较多的飞机时,一般采用这种做法。而为了将机翼折叠起来,一般会采用一种机翼折叠系统。
然而,机翼折叠系统在制造、使用过程中并没有一套设备可以很好的指示折叠翼的开上锁是否到位,因此需要有一套装置用于指示开上锁是否到位,以供相关人员便捷地检查结构、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系统开上锁状态指示机构,既能可靠、准确地指示折叠系统开上锁状态,还要结构简单、重量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翼折叠系统开上锁状态的指示机构,所述机翼折叠系统开上锁状态的指示机构包括固定支座、指示机构、销轴和连接机构,所述固定支座固定于机翼固定结构,指示机构通过销轴与固定支座可绕销轴转动连接,连接机构一端与指示机构连接,连接机构的另一端与折叠作动件连接,通过折叠作动件带动指示机构转动以指示折叠作动件是否作动到位。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座包括固定部及连接部,固定部为板状,连接部为圆管状,且固定部与连接部固定,所述固定部与机翼固定结构固定,所述连接部通过销轴与指示机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及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且固定部与连接部之间设有加强筋肋。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指示机构包括指示部及传动部,指示部与传动部均为板状结构且固定,所述传动部设有调节孔,连接件穿过调节孔与连接机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孔为条形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指示部与传动部成V字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与指示部为一体式。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连接机构包括与所述传动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与折叠作动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成预定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定角度为60度至12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机翼折叠系统开上锁状态的指示机构重量轻,结构简单,可以可靠地指示折叠系统的开上锁状体,满足了折叠机翼制造、使用维护的要求。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机翼折叠系统开上锁状态的指示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摇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指示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销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机翼折叠系统开上锁状态的指示机构上锁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机翼折叠系统开上锁状态的指示机构未上锁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固定支座,11-固定部,12-连接部;
2-指示机构,21-指示部,22-传动部,23-调节孔;
3-销轴;
4-连接机构,41-第一连接部,42-第二连接部,43-第一连接孔,44-第二连接孔;
5-折叠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翼折叠系统开上锁状态的指示机构示意图,机翼折叠系统开上锁状态的指示机构包括固定支座1、指示机构2、销轴3和连接机构4。固定支座1与机翼固定结构(图中未画出)相固定,指示机构2 通过销轴3与固定支座1可绕销轴3转动连接,连接机构4一端与指示机构2 连接,连接机构4的另一端与折叠作动件(图中未画出)连接,通过折叠作动件带动指示机构2转动以指示折叠作动件是否作动到位。
上述折叠作动件可以为作动筒、直线电机等驱动设备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05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组装的无人机折叠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翼折叠系统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