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实现用药提醒的智能药瓶盖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2029.4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7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钟鹏;王彦芳;王殿生;焦志勇;石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A61J7/04 | 分类号: | A61J7/04;A61J7/00;B65D8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盖 外盖 底座 本实用新型 出药通道 外盖侧壁 用药提醒 智能药瓶 出药槽 取药口 高度方向设置 光电传感技术 可拆卸连接 组合式药瓶 电路板 底座侧壁 电路模块 显示器孔 指示灯孔 按键孔 光源孔 可循环 可重复 孔对齐 上侧壁 透光孔 下侧壁 传感器 药瓶 槽口 药量 相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实现用药提醒的智能药瓶盖,包括外盖、可拆卸连接于外盖内部的内盖、推药叉和电路模块;所述外盖外盖侧壁设有取药口和推药叉孔,外盖侧壁设置有按键孔,显示器孔及指示灯孔;内盖包括内盖底座、沿内盖底座高度方向设置有槽口向下的出药槽,内盖底座侧壁设有与出药槽相通的分别与取药口和推药叉孔对齐的出药通道和推药叉通道,出药通道上侧壁和下侧壁分别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透光孔和光源孔;内盖底座上方设置有电路板;本实用新型为自主设计组合式药瓶盖,使用价格低且可靠性高的光电传感技术,作为药量计算的传感器。可循环使用。对于同一规格的药瓶,只需要更换内盖和推药叉,就可重复使用,具有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瓶盖,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用药提醒的智能药瓶盖。
背景技术
慢性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定时定量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但是,很多服药者由于忙碌或病情影响而记不清自己是否已按时按量服用过药物,造成服药不及时。这个问题相当普遍,后果很严重。世卫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在发达国家,平均只有一半的患者坚持吃药,而在发展中国家,这个比例更低。例如,在美国、中国和冈比亚的高血压患者中,坚持吃药的分别只占50%、43%、和27%。没有定时服用或者过量服用药物都会危害身体健康。
针对上述问题,现在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APP进行服药提醒。但是,这种定时提醒并不能保证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也不能避免患者因为忘记自己是否服用药物而造成多服或漏服药物。二是病人家属的提醒。而这种提醒本身就有不可靠性和不可持续性。第三种是通过药瓶上的智能设计进行服药提醒与警报。该设计通过重量传感等方式判断药物用量情况,并通过触摸屏进行信息设置与显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直观可靠。缺点一是由于采用了多个传感器以及触摸屏等部件,因此设计复杂,成本昂贵。二是装置电路部分放置在瓶身或瓶底,无法清洗,由于药品的特殊属性,不能重复利用,从而造成巨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简单实用,成本低,可重复利用,且智能化程度较高,能够有效判断服药者服药次数及药量,从而提醒其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的智能药瓶盖。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实现用药提醒的智能药瓶盖,包括外盖、可拆卸连接于外盖内部的内盖、推药叉和电路模块;
所述外盖的侧壁底部设置有与瓶身配合的螺纹,外盖侧壁中部相对设置有取药口和推药叉孔,外盖侧壁设置有按键孔,外盖顶部设置有显示器孔及指示灯孔;
所述的内盖包括内盖底座、沿内盖底座高度方向设置有槽口向下的出药槽及连接于出药槽槽口的位于内盖底座下方的内盖锥形帽,出药槽口径根据药片尺寸设计;所述的内盖底座侧壁相对设置有与出药槽相通的分别与取药口和推药叉孔对齐的出药通道和推药叉通道,出药通道上侧壁和下侧壁分别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透光孔和光源孔;内盖底座上方设置有电路板;
所述的推药叉包括穿入推药叉孔、推药叉通道的推药叉杆,推药叉杆一端设有把手,另一端套有推药叉帽,推药叉杆长度小于透光孔至推药叉孔的距离;推药叉杆端部的推药叉帽可以将药片推入出药通道便于患者倾斜瓶身取药;另外推药叉帽有一定的高度,当它推药时,其他的药片不能落到出药槽内,当推完药退出出药槽位置时,才会有药落入出药口内,从而保证一次只出一粒药。
电路模块包括设置于电路板上的微控制单元及与其连接的定时模块、报警扬声器、光电转换模块、电源;还包括与微控制单元连接的分别位于显示器孔、指示灯孔及按键孔的显示器、指示灯及按键;还包括与电源连接的位于光源孔的光源,所述的光电转换模块对应于透光孔安装于电路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20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储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闹铃提醒功能眼药水袋